寒暄皆有景,孤绝画难形。
地拱千寻崄,天垂四面青。
昼灯笼雁塔,夜磬彻渔汀。
最爱僧房好,波光满户庭。
甘露寺
介绍
。
《三国演义》中的”甘露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的平望镇,是一座著名的古建筑群,主要由甘露寺、万寿塔和甘泉庵三部分组成。甘露寺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苏州担任刺史时所建的一座寺庙,也是中国佛教禅宗的重要道场之一。
“甘露寺”这个名字来源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其中提到诸葛亮曾在此地建造了草庐,并且后来刘备和关羽、张飞等将领在这里安营扎寨。然而,在小说中并没有明确记载具体的地理位置或具体时间,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并不完全符合小说的情节。
总的来说,《甘露寺》这个名称主要出现在《三国演义》这部古典文学作品里,它与真实的地理环境有一定的关联,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真实存在物。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信息或者有其他问题,请告诉我!我将尽力提供帮助
相关推荐
甘露寺 寒暄皆有景,孤绝画难形。 地拱千寻崄,天垂四面青。 昼灯笼雁塔,夜磬彻渔汀。 最爱僧房好,波光满户庭。 注释: 1. 寒暄皆有景:形容四季变换的自然景色。 2. 孤绝画难形:形容甘露寺的孤寂和高远,好像一幅难以描绘的画卷。 3. 地拱千寻崄:形容寺院周围地势险峻,如同千层山峦般起伏。 4. 天垂四面青:形容寺院周围天空辽阔,四野都是青色。 5. 昼灯笼雁塔:白天时
甘露寺 六代萧萧木叶稀,楼高北固落残晖。 两州城郭青烟起,千里江山白鹭飞。 海近云涛惊夜梦,天低月露湿秋衣。 使君肯负时平乐,长倒金钟尽醉归。 译文: 六朝的繁华已经消逝,树木稀疏,只剩下萧瑟的落叶;高楼耸立在北固山巅,夕阳西下,余晖斜射。 两座州的城池被烟雾笼罩,远处的江水和群山清晰可见。海风呼啸,云层翻腾,仿佛能听到夜晚雷声,月光如水洗过衣物,秋意浓厚。 太守愿意为了太平之乐而舍弃世俗繁华
【注释】 占断:占断,据断,意为占据、控制。 西风入鬓毛:秋风拂过鬓发。 多景:指夕阳的景色。景,风景,景象。 舠:小舟。 【译文】 占断淮南地势,秋风进入我的鬓发。 一江流水不断流逝,多景山最为高峻。 夕阳迷蒙烟树,孤帆送别友人的小舟。 怀念人物太少,今日古往今来如秋毫。 【赏析】 此诗为登临之作。诗人以高度凝炼概括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多景山壮丽雄奇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甘露寺》。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宝势穷吴地,寒流对楚邦。 - 宝势:指佛教圣地,如佛塔、佛像等,这里指的是佛教圣地的壮丽景象。 - 穷吴地:形容佛教圣地在吴地(今江苏一带)的广袤无垠。 - 寒流对楚邦:形容寒流与楚地的对比,可能是指长江的寒冷水流与佛教圣地的温暖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2. 一峰惊佛刹,万象入僧窗。 - 一峰:指山峰
【注释】 北固山:位于江苏镇江市,为长江中游的名山。北固山头:指北固山上之巅。风烟:指山间的云雾。 卧亭:亭名。秋石狠(hěn):形容石头坚硬如铁。环舍:环绕着。海涛:大海的波涛。越舶(bó)楼:越国商船楼。聚:聚集。江枫:长江边的枫树。户外丹:枫叶在阳光照射下显得红艳如丹。虚阁:空荡荡的阁楼。磐桓:磐石盘桓的样子。磐桓:磐石盘桓的样子,这里代指诗人。 【赏析】 《甘露寺》是一首登高望远
甘露寺 曾非远城郭,寂尔隔嚣氛。 尚有南朝树,能留北固云。 川涛观海若,霜磬入江濆。 卫国丹青在,孤堂绿桂薰。 注释: 1. 曾非远:曾经不是那么遥远。 2. 寂尔:寂静的样子,形容环境清静,远离尘嚣。 3. 南朝树:指的是南陈时期的树木,南朝陈国灭亡后,这里成为了废墟。 4. 北固云:指位于北方的山峦上的云雾。 5. 川涛:指大江的波涛。观海若:形容江水浩渺,宛如大海一般。 6
甘露寺 【注释】: 1、名山:有名的山峰。城北峙:矗立在城的北面。峙,直立。 2、突兀:高耸的样子。清虚:清静虚无。 3、刹:寺庙。踞飞云上:寺庙建在飞云之上。 4、僧从绝顶居:和尚住在绝顶上。 5、江涛声断续:江水波涛的声音时断时续。 6、松柏势扶疏:松树和柏树的枝干茂盛挺拔。 7、晤对忘人世:面对山水,忘记了人世上的一切。晤,面对;对,对话。 【赏析】: 甘露寺坐落在江苏镇江北固山的山顶上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维创作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第1句:“云树千寻隔翠微,给园金地敞仁祠。” - 这句诗的意思是:云雾缭绕的群山与树木高耸,仿佛在翠微峰之间相隔遥远。在给园,有一片金地,那里敞开着仁祠的门。 - “云树千寻”形容山上的云雾缭绕,树木参天,给人一种深远、神秘的感觉。 - “给园”可能是某个地名,但在这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代表了某个特定的地点。 -
甘露寺 江山岂不是好景,独游情意却难平。 但有相携人陪伴,何必要旧日素来欢。 我要去访那甘露寺,路中没有闲官阻前行。 两人过去不相识,欣然愿意共鞍行。 古郡山城当道守,层层梯级转朱栏。 楼台断崖之上立,地窄天地宽无边。 放眼望去吞数州,山川广阔长江长。 遥望大明寺,只见烟波中竿影。 狠石卧庭下,穹隆如伏兽。 怀念昔日卧龙公,挟策事雕虫。 一谈收狂子,再谈走老瞒。 名高有余想,事过无留观。
甘露寺 四雄皆龙虎,遗迹俨未刓。 方其盛壮时,争夺肯少安。 废兴属造物,迁逝谁控抟。 况彼妄庸子,而欲事所难。 古今共一轨,后世徒辛酸。 聊兴广武叹,不待雍门弹。 注释: 甘露寺:指位于洛阳的古寺院,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要塞之一,也是诸葛亮北伐时的驻扎地点。 四雄皆龙虎,遗迹俨未刓:形容这座寺庙在历史上具有极高的军事地位和重要性,像龙虎一样威猛,但遗址却仍然完整无缺。 方其盛壮时,争夺肯少安
甘露寺 沧江万里对朱栏,白鸟群飞去复还。 云捧楼台出天上,风飘钟磬落人间。 银河倒泻分双月,锦水西来转几山。 今古冥冥谁借问,且持玉爵破愁颜。 注释: 1. 沧江万里对朱栏,白鸟群飞去复还。沧江:指代江水的广阔和深邃。朱栏:红色的栏杆,这里指桥或者亭子的栏杆。白鸟群飞去复还:白鸟像一群群的鸟儿一样飞翔又返回。 2. 云捧楼台出天上,风飘钟磬落人间。云捧楼台出天上:形容云雾缭绕
郑南峰下寺,泉石间疏篁。 甘露寺位于郑南峰下,山泉和岩石间长着稀疏的竹子。 飞雨度山阁,闲云生野塘。 大雨倾洒到山中的阁楼上,悠闲的云朵在郊外的小池塘上空飘荡。 檐前松子落,厨际柏烟香。 屋檐前的松籽纷纷落下,厨房边的柏树枝条散发出香气。 别后闻钟磬,山阴空夕阳。 分别之后听到寺庙里传来的钟磬声,傍晚时分山阴处只剩下空荡荡的夕阳。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
甘露寺 宝阁高横玉宇寒,分明脚底踏焦山。 长淮渺渺三千里,只在僧窗一榻间。 注释 宝阁:指寺庙中的佛堂或阁楼 玉宇:指宫殿、寺院 分明:清楚明白 焦山:地名,位于今江苏镇江 长淮:指长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了镇江的甘露寺之后写的,表达了他对这一古刹的赞赏之情。 首句“宝阁高横玉宇寒”,描绘了甘露寺的宏伟和清冷之感。宝阁,即指寺庙中的佛堂或阁楼,高耸入云,显得庄严而神圣。玉宇,常用来形容宫殿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结合全诗,抓住意象,分析意境,品味语言,理解诗意,体会情感。“甘露寺”,即甘露寺塔,位于江苏省句容市境内的北固山上,为南朝梁所建,是江南第一刹、中国最古老的佛塔之一。“胜地江山壮,名林岁月遥。”诗人描绘出甘露寺所在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美景,以及历史悠久,风光无限的特点。“刹藏京口树,钟送海门潮。”这两句是说寺庙里的大钟敲响后,海门的潮水也随之而来
【注释】 1.甘露寺:位于今江苏镇江市北,为江南四大古刹之一。 2.绝壁倚江滨,千峰带夕曛(fēn昏):绝壁陡峭地倚靠在江边,千峰被夕阳染成了一片金黄。 3.断冈余王气:断掉的山冈还残留着帝王的气势。 4.古镬隐雷文:古锅隐藏在雷电的纹饰中。 5.沧海:大海,这里指长江。风烟接,海风和烟雾相接。 6.高城鼓角闻:高大的城墙和战鼓的号角声可以远远听到。 7.上方萧索尽:上边的萧索已经没有了。
【译文】 在东溪停船,漫步寻找诗情画意,大江空荡荡只有月亮,很多美景不复存在。秋草埋没香炉,黄苇覆盖着故洲。无法忍受向南眺望,吴国晋朝两处荒丘。 【赏析】 甘露寺:甘露寺是南朝梁代的寺院,位于今天的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南麓。此诗为作者游览甘露寺时作。“弭棹”指停船;“东溪”、“北固”,指甘露寺所在地。“寻诗”,寻觅诗歌中的意境。“多景”,指月光照耀下的景物,“已无楼”,指楼阁已不存在。“秋草”
【注释】 山色:指山水。乍:突然,忽然。无:没有,不存在。江光:指江面泛着的微光。明灭:忽明忽暗。残碣:残破的石碑。 【译文】 山路旁的山势忽高忽低,江面映出的光忽明忽暗。夕阳在大道边缓缓落下,行人边走边读那残破的石碑上的文字。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作者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有动感的山村景色。全诗语言简练朴素,意境优美清幽,给人一种淡雅脱俗的感觉。 首句“山色乍有无”
【注释】 1. 甘露寺:古寺名。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灵隐山麓,始建于东晋。后历代多次重修,是一处风景名胜。 2. 扪萝:攀缘。 3. 绝顶:山峰的最高处。 4. 水影无边白,山光不断青:水面如镜子般反射着无边的白色,而山的光却永远都是绿色的。 5. 猿啼松外嶂:猿猴在树丛之外啼叫。 6. 鹭宿柳边汀:鹭鸟在柳树下的小洲上栖息。 7. 老衲:佛教中对出家人的称呼,即和尚。 8. 降龙处
【注释】 甘露寺:在今南京市西秦淮河上。北固山的西面建有甘露寺,为南朝梁武帝所建。甘露寺是南京著名的古迹之一。 体势成:指寺庙的建筑风格,雄伟壮观。 金银孤屿出:形容江中的岛屿像金银一样闪耀着光泽。孤屿,孤立的小岛。 蟠:盘绕,环绕。吴楚:泛指江南地区。大江横:指长江。 瓜州渡:即瓜洲渡口,位于今江苏省扬州市附近。铁瓮城:在今江苏省扬州市西北,又名扬子江城、南唐城。 安得:怎能,怎么能够。
诗词原文: 高阁真疑坐九霄,钟声远送海门潮。 峰巅片石留三国,槛外长江咽六朝。 何处云烟辨吴越,此间苍翠压金焦。 老僧犹说孙恩乱,白骨青磷尚未消。 注释: - 高阁真疑坐九霄:形容寺院的高耸入云,如同直插云端的九重天。 - 钟声远送海门潮:寺庙里的钟声在海边回荡,与远处的海潮声相互呼应。 - 峰巅片石留三国:山峰之巅的一块石头上刻有“三国”二字,象征着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 槛外长江咽六朝
【解析】 此题为鉴赏类试题,解答时要结合全诗的内容来分析。 【答案】 (1)注释:甘露寺:位于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的石臼湖边。古寺:指甘露寺。“危城外”是说这座寺庙建在高耸入云的城墙之外。“高冈大海滨”是说这座寺庙就坐落在高高的山冈上,面对着广阔的大海。“塔攒千叠翠”是说甘露寺的佛塔层层重叠,绿树成荫,显得十分茂密青翠;“楼纳一江春”是说寺院里的楼阁吞纳着整个长江沿岸明媚的春光。 译文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要读懂诗的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本题是一道考核炼字能力的题型,炼字题要求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分析,内容上要分析诗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比如用典、借代、拟人、衬托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之作,通过对甘露寺及其周边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慨。以下是对该诗逐句释义及赏析: 注释: - 北固巉岩势如削:北固山(又名北固楼,位于江苏镇江)的陡峭山峰如同刀削一般。 - 怒搏沧江危欲落:汹涌澎湃的长江水猛烈冲击着山崖,似乎要将其冲落。 - 洪波触山飞雨来:洪水冲击山崖时激起的飞雨。 - 山根昼夜鸣风雷:山脚下昼夜之间仿佛能听见风吹雷鸣的声音。 -
```markdown 诗句 ```plaintext 木叶晚萧萧,名僧浣酒瓢。 楼台新北固,钟磬旧南朝。 云态从风变,江声入海消。 廿年行役处,几度系兰桡。 ``` ```plaintext 译文 - 木叶晚萧萧:傍晚时分,树叶沙沙作响,增添了几分秋意和寂寥。 - 名僧浣酒瓢:一个和尚在洗酒,形象地描绘了僧人的生活情趣。 - 楼台新北固:新建的楼台位于北边,突出了建筑的现代感与稳固性。 -
甘露寺 江干跋玉马,云表谒祗园。 不见萧公镬,聊参能祖幡。 四雄迹已泯,六代地犹存。 独爱司勋句,因之憩北轩。 注释: 甘露寺:指唐代诗人贾至的住所——甘露寺。 江干跋玉马: 意思是在江边驻足观看,好像在玉马上行走一般。 云表谒祗园: 在高高的云端里拜访祇园寺。 不见萧公镬: 指的是没有看到“萧公”的墓穴。 能祖幡: 即“能仁寺”,位于杭州天竺寺。 四雄迹已泯: “四雄”是唐初四杰中的王勃、杨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