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固巉岩势如削,怒搏沧江危欲落。
洪波触山飞雨来,山根昼夜鸣风雷。
孤亭直上万木杪,清江白日无氛埃。
中流砰訇两山动,翠屏金碧当空开。
飞鸢跕跕不到地,侧身缥缈心为摧。
长风浩浩奔扶桑,浮天海气青茫茫。
鱼龙物怪那可测,阴阳百变分光芒。
霸图龙战安在哉,登高远望使人哀。
今人还踏古人地,古人白骨生青苔。
苏公米芾不可见,后世何人知我来。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之作,通过对甘露寺及其周边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慨。以下是对该诗逐句释义及赏析:

注释:

  • 北固巉岩势如削:北固山(又名北固楼,位于江苏镇江)的陡峭山峰如同刀削一般。
  • 怒搏沧江危欲落:汹涌澎湃的长江水猛烈冲击着山崖,似乎要将其冲落。
  • 洪波触山飞雨来:洪水冲击山崖时激起的飞雨。
  • 山根昼夜鸣风雷:山脚下昼夜之间仿佛能听见风吹雷鸣的声音。
  • 孤亭直上万木杪:一座孤独的亭子直插云霄,直达万木之梢。
  • 清江白日无氛埃:清澈的江水在阳光下没有尘埃。
  • 中流砰訇两山动:江水中流激荡,使得两岸的山峰都有所动摇。
  • 翠屏金碧当空开:翠绿的屏障在天空中闪耀,金色璀璨,美不胜收。
  • 飞鸢跕跕不到地:高飞的鸢鸟无法触及地面。
  • 侧身缥缈心为摧:形容诗人心情恍惚,仿佛置身于缥缈之中。
  • 长风浩浩奔扶桑:长风浩渺,仿佛奔向远方的扶桑(神话中的太阳神树)。
  • 浮天海气青茫茫:海水翻腾,天空一片青色,茫茫无边。
  • 鱼龙物怪那可测:世间万物的变化莫测,难以完全理解。
  • 霸图龙战安在哉:昔日的雄心壮志如今何在?
  • 登高远望使人哀:站在高处远望令人心生哀愁。
  • 今人还踏古人地:今天的人们还在践踏着古人留下的土地。
  • 苏公米芾不可见,后世何人知我来:无法见到苏东坡和米芾的真迹,后人又怎能了解我此刻的心情呢?

译文:
北固山峻峭险峻,如同被削平的岩石;怒涛汹涌地冲击着沧江,危险得似乎随时都可能坠落。滚滚洪水撞击着山崖,激起飞溅的水花;山脚下日夜不断传来风声雷鸣。孤亭直插天际,四周林木繁茂;清澈的江水倒映着日光,没有一丝尘埃。江中波浪汹涌,撞击着两岸山峦,仿佛有翠绿屏风般的景象;金色的阳光照耀下,天空呈现出一派壮丽景色。高高在上的鸢鸟飞不起来,只能侧身飘渺不定;长风浩浩荡荡地吹拂,仿佛向着远方的扶桑进发;海水翻腾,蓝天茫茫一片,无边无际。世间万物变化莫测,难以完全理解。那些霸业雄心,如今都已消失不见;站在高处远望,让人感到无尽的哀愁。如今的人们仍在踩踏着古人的土地,而苏东坡和米芾的真迹已不可再见;又有谁能够理解我此时此刻的心情呢?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的名篇之一,通过描写甘露寺及其周边的自然风光,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人事变迁的深深感慨。首联通过“北固巉岩势如削”、“怒搏沧江危欲落”等词句,生动描绘了北固山的险峻与长江的磅礴之势,暗含历史的沉重与沧桑。颔联“飞鸢跕跕不到地”、“长风浩浩奔扶桑”则展示了自然界的雄浑与壮阔,进一步衬托出历史的浩瀚与无情。尾联“今人还踏古人地”,更是直接点明了历史的轮回与变迁,以及诗人面对这一切时的无奈与哀愁。整首诗意境宏大,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有对历史沧桑的深刻反思,堪称咏史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