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游情未极,改辙方遵麓。
涓涓石濑溅,袅袅梯径曲。
松声杂鱼梵,暝色归樵牧。
空翠缘目生,孤云共人宿。
山月翳寒树,风泉静修竹。
旅梦恋宵镫,羁心向晨旭。
天清光始霁,岩深气犹肃。
叠岭雾霏霏,高林风穆穆。
往返迹未淹,栖寻日苦促。
徒抱忧生嗟,斯焉愿投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天竺山的所见所感,以及他对大自然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下面我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宿上天竺

倦游情未极,改辙方遵麓。
注释:

  • 倦游情: 厌倦了旅行的心情。
  • 改辙方: 改变方向。
  • : 沿、沿着。
  • : 山的坡脚。

赏析: 开头两句写诗人因为旅途劳顿而感到疲惫,想要休息时却发现时间不够。这体现了诗人对旅程的无奈以及对休息的渴望。

涓涓石濑溅

注释:

  • 涓涓: 细小的水声。
  • 石濑: 指山间的小溪。
  • : 水花四溅。

赏析: 这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溪流中水花飞溅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氛围。

袅袅梯径曲

注释:

  • 袅袅: 形容声音轻柔悠扬。
  • 梯径: 指石阶上的小路。
  • : 曲折。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山路弯曲蜿蜒的景象,让人联想到诗人在攀登过程中的心情和感受。

松声杂鱼梵

注释:

  • 鱼梵: 佛教用语,指佛教徒念经时的诵经声。
  • 松声: 松树发出的声音。
  • : 混合着、掺杂着。

赏析: 这一句通过对比的方式,将松树林中的鸟鸣和僧人诵经的声音融为一体,展现了山林之间的和谐与宁静。

暝色归樵牧

注释:

  • 暝色: 黄昏时分。
  • 樵牧: 打柴人和放牧的人。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傍晚时分,山林中归家的樵夫和牧人的身影,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画面。

空翠缘目生

注释:

  • 空翠: 指山间清新的空气和翠绿的植被。
  • 缘目生: 随着目光移动而产生的感觉。

赏析: 这句诗通过视觉和感觉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在山林中感受到的自然之美和内心的愉悦。

孤云共人宿

注释:

  • : 一起、陪伴。
  • 宿: 居住、停留。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与孤独的云朵共同在山顶上过夜的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

山月翳寒树

注释:

  • : 遮挡、遮蔽。
  • 寒树: 冷清的树木。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将明亮的月光与寒冷的树木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孤独的氛围。

风泉静修竹

注释:

  • : 泉水。
  • 修竹: 修长的竹子。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泉水和竹子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中的静谧之美。

旅梦恋宵镫

注释:

  • 旅梦: 旅途中的梦。
  • 宵镫(dēng): 夜晚用来照明的器具。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思乡之情,以及对夜晚温馨氛围的怀念。

羁心向晨旭

注释:

  • 羁心: 被束缚的心。
  • 晨旭: 早晨的第一缕阳光。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黎明时刻看到第一缕阳光时内心的喜悦和自由之感。

天清光始霁,岩深气犹肃

注释:

  • 天清光: 天空清澈明亮。
  • 霁(ji): 雨后或雪消后的天气转晴。
  • 岩深气犹肃: 岩石深邃且气氛依旧严肃。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天刚放晴的景象,以及岩石深处依然保持的严肃气氛。

叠岭雾霏霏,高林风穆穆

注释:

  • 叠岭: 重叠的山峦。
  • 雾霏霏: 云雾缭绕的样子。
  • 高林风穆穆: 高大的树林中风声低沉而有力。

赏析: 这句诗通过描绘山峦、云雾和树林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中山水相映成趣的美丽画卷。

往返迹未淹,栖寻日苦促

注释:

  • 往返迹: 来回的足迹。
  • 栖寻: 寻求栖息的地方。
  • 日苦促: 时间紧迫。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寻找栖身之地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紧迫而感到焦急的心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