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馥
偶步承熙寺 [清] 李馥(毓才) 熙宁古刹有遗踪,零落亭台第几重。 镫影照残僧鬓短,苔痕添上佛头浓。 豫章白昼号风雨,废院黄昏寂鼓钟。 四十八庵何处问,荒烟如许一扶筇。 赏析: 李馥,这位清朝的诗人,以一首《偶步承熙寺》留下了他独特的文学印记。此诗通过对承熙寺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画面,反映了作者对过去辉煌与现今荒凉的深刻感受。 首句“熙宁古刹有遗踪”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的大意的基础上,结合各项所涉及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古道瞻遗墓,丰碑纪有唐”两句是说诗人来到司空表圣的墓地,瞻仰他的遗像和丰碑。这两句中“古道”、“丰碑”点明地点和物象;“瞻遗墓”表明了诗人的心情。“荣华辞黻冕,泉石殉君王”两句是说:荣华富贵已经抛弃了我,我愿在山泉石头旁长眠。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看透、归隐山水的愿望。“诗品卑元相
熙宁古刹有遗踪,零落亭台第几重。 镫影照残僧鬓短,苔痕添上佛头浓。 豫章白昼号风雨,废院黄昏寂鼓钟。 四十八庵何处问,荒烟如许一扶筇
古道瞻遗墓,丰碑纪有唐。 荣华辞黻冕,泉石殉君王。 诗品卑元相,清风慕首阳。 如何长乐老,黄发耐兴亡。
李馥是清代的诗人,字汝嘉,号鹿山、信天居士和李二使。他生于1662年,卒于1749年,是一位跨越清朝初、中叶,活跃在文坛上的知名文人。下面将详细介绍他的生平事迹: 1. 早年经历与成就 - 科举出身:李馥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中举人,当时年仅23岁。这一成就标志着他在科举考试中的成功,也为他后续的仕途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官职履历:他的仕途较为广泛,曾历任工部员外郎
李馥是清代的诗人,字汝嘉,号鹿山、信天居士和李二使。他生于1662年,卒于1749年,是一位跨越清朝初、中叶,活跃在文坛上的知名文人。下面将详细介绍他的生平事迹: 1. 早年经历与成就 - 科举出身:李馥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中举人,当时年仅23岁。这一成就标志着他在科举考试中的成功,也为他后续的仕途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官职履历:他的仕途较为广泛,曾历任工部员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