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清
【注释】: 遥波无际:指远处的江水无边无际。 片帆不动:指船帆静止不动。 烟雨绕江楼:指烟雨蒙蒙,环绕在江边的楼台。 洞房春晓:指新婚的卧室,在清晨的阳光中。 珠帘半卷:指窗帘微微卷起,透露出室内的光线。 人在柳梢头:指女子站在柳枝上,身姿娇美。 桃花浪涨春愁远,此意倩谁留:形容春天的景色让人产生深深的忧愁,这种情绪无法留在心中,只能通过向春天的庭院落花诉说。 【赏析】:
浪淘沙·春闺 柳叶淡如烟。柳絮如棉。黄莺紫燕共缠绵。一片飞花斜日里,红过秋千。 无语下珠帘。怕听啼鹃。闲愁枨触上眉尖。一曲琵琶浑不是,廿五冰弦。 注释: 1. “柳叶淡如烟。”:柳树的叶子像烟雾一样轻盈淡雅。 2. “柳絮如棉。”:柳絮轻软,像棉花一样飘散。 3. “黄莺紫燕共缠绵。”:黄莺和紫燕一起在树枝间盘旋飞翔,似乎在缠绵悱恻地表达着对春天的喜爱。 4. “一片飞花斜日里,红过秋千。”
【解析】 这是一首怀人词,上片写景抒情。起句“孤城云外”,点出题面,交代了地点和季节。“当日”二句,追忆当年楼台依旧,却已物是人非。“细雨红楼”一句,以景衬情。“一夜”两句,由楼台想到自己,夜不成眠,愁上心头。下片写思情寄语。“山川如许”一句,以问天发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无限思念之情。“彩笔”二句,写自己因怀念朋友而挥毫作画,抒发了自己的内心情感。“入耳砧声”二句,以景结情
诗句翻译:在小阁中,红箫的韵律尚未停止。百花洲上,碧烟狼藉,春阴暗暗笼罩着梦境悠长。 注释:小阁红箫韵未休:指在小阁楼内,音乐之声悠扬,红箫乐器的旋律未曾停止。碧烟狼藉:形容烟雾缭绕,草木繁盛的景象,给人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百花洲:指花草丛生的美丽之地。春阴暗暗:春天的阴暗,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梦悠悠:梦境悠长,难以捉摸,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思念。蝴蝶路迷芳草远
【赏析】 “丁酉之秋”,指宋宁宗嘉泰二年(1203)秋季,作者与友人云史从临安赴金陵(今江苏南京)。“云史”,即刘镇。当时作者正任太学博士,故称。“丁酉之秋”是词的上片所写。“一寸离愁千里梦”句,点明此去金陵,将有万里之别,而梦中亦难相见,离愁无限。“近来梦也无踪”,“梦也无踪”四字,化用李白《长相思》“美人兮天一方,隔一水兮千重。山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思君。”意脉相通,情韵悠长
浣溪沙 春水悠悠淡远空。无言闲立画桥东。夕阳影里落花中。 有恨门开千岭绿,无情帘卷一庭红。黄昏怊怅雨和风。 注释: 1、浣溪沙:词牌名。 2、悠悠:水流的样子。 3、有恨:心中有所怨恨之情。 4、无:没有。 5、画桥:指用彩绘装饰的桥梁。 6、惆怅:失意、伤感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令,上片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天图景,下片则通过“有恨”“无情”两对反义词来表现词人内心的感受
注释: 丁酉七夕,云史将有秣陵之行,原调和之 丁酉年七夕之夜,云史将要前往秣陵,希望我们能和解。 坐听烟露下丛兰。秋月今宵共指看 静坐聆听着露水的滋润与兰草的气息,今晚的秋月我们一起欣赏。 明知小别总难欢。已秋寒,别后君休独倚栏 知道分别总是让人难过,现在已经入秋了,分别之后你不要再一个人倚着栏杆了。 译文: 在丁酉年的七夕之夜,云史即将离开去秣陵,希望你能够和我和解。 静静地坐着
辘轳金井谁家院。银河明灭参差见。一桁珠帘难放卷。 朱阑六曲凭千遍,慵爇金猊沉水片。一砌秋虫清夜怨。
露脚无声云髻拖。银床低吹玉笙和。藕风一线晃帘波。 近水阑干人坐处,满身明月望秋河。此间清影纳凉多。
菡萏香,龙须冷。帘子风摇难定。还对镜,更添衣,玉墀清漏稀。 画楼近,天涯远,梦里醉中恩怨。无可奈,不堪寻,小庭秋雨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