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
崇恩显义院 春莺叶底引圆吭,临罢黄庭日更长。 满院柳花寒食后,旋钻新火爇炉香。 注释与赏析: 崇恩显义院 崇恩显义院,位于宋代的京城开封,是一个供奉佛经和佛像的重要场所。这里的“崇恩”指的是对佛祖的崇敬之情,而“显义”则是指通过佛法来揭示世间万物的道理。这座寺庙不仅拥有丰富的佛教文化资源,还是一个集文化交流、艺术展示、学术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机构。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佛教文化
注释: 南望青山满禁闱,晓陪鸳鹭正差池。 这是在描绘诗人站在皇宫的门前,遥望远方的青山,看到一群鸳鸯和鹭鸟正在湖中游玩。 共爱朝来何处雪,蓬莱宫里拂松枝。 这是说诗人喜欢早晨看到的雪花飘落的场景,因为在蓬莱宫中的松树枝上也有雪花。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句都是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南望青山满禁闱
徐熙设色花鸟 人言道院属江西,古一真人卧水湄。 可是瑞莲花叶大,载他书册泛涟漪。 注释:人们常说这个道院属于江西,古代的一位真人就住在河边。然而,那片瑞莲的叶子很大,承载着他的书卷,在水面上泛动。 译文: 徐熙设色花鸟 人们常说这个道院属于江西,古代的一位真人就住在河边。 但是那片瑞莲的叶子很大,承载着他的书卷,在水面上泛动。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后院深沉景物幽,奇花名卉弄春柔。 翠华经岁无游幸,多少亭台废不修。 注释: 《题马麟亭台图卷》是宋代诗人宋高宗所作诗词之一。诗中描述的是后院深深的景致,其中奇花名卉在春天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娇艳。然而,皇帝已久未临幸此地,许多亭台也因此荒废不修。这里的“翠华”指的是皇帝的车驾,“经岁”表示经过了许多年,“游幸”则意味着皇帝曾经莅临此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后院的景色和皇帝的行踪
【题丹桂画扇赐从臣】秋入幽丛桂影团,香深粟粟照林丹。 应随王母瑶池晓,染得朝霞下广寒。 注释: 1. 秋天的桂花飘入了幽静的丛林里,树荫团团,香气浓郁,如同点点明珠在林中闪烁。 2. 应该随着王母瑶池中的早晨来临,将这桂花的芳香沾染到朝霞之中,染上一抹明亮的色彩。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细腻的描绘桂花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中以“秋入幽丛”开篇,描绘了桂花生长的环境
崇恩显义院 松竹幽禽尺素间,恍然真向雪中看。 动摇已自清风足,何况丹青写岁寒。 注释: 崇恩显义院:这是一座供奉佛教菩萨的庙宇。崇,尊崇。 松竹幽禽尺素间,恍然真向雪中看:松竹间的小禽,仿佛真的在雪中飞翔。 动摇已自清风足,何况丹青写岁寒:即使有清风也感到寒冷,更何况被画成画面来展示岁月之寒呢?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崇恩显义院内看到的景象。他看到了松竹之间的小鸟,它们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
【注释】 丹桂:即桂花。 画扇:用彩色绢帛或纸剪成的扇面,上面可以绘制各种图案。 轻红:指轻细的红色花瓣或花蕊。 好向烟霄承雨露:意谓愿为君王驱云除雾,使天地间的万物生长,而自己甘愿承受雨露之恩。 丹心一一为君开:意思是说,我这颗丹红的心,就像一颗颗红色的莲子,一颗颗地打开,为陛下奉献。 【赏析】 这首咏物诗,前两句写画扇上的丹桂,后两句写画扇上丹桂象征的忠贞之心。诗题中的“丹桂”与“日宫”谐音
注释: 太白巃嵷东南驰,众岭环合青分披。太白山高耸云霄,群峰环绕向东飞驰。 烟云厚薄皆可爱,木石疏密自相宜。浓密的云和稀薄的雾都很迷人,树木和石头的疏密各有其适宜之处。 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温暖的春天已经过去,鸟儿欢叫鱼儿游动缓慢。 生民无不得处所,与兹鱼鸟皆熙熙。人们没有不能找到地方生活,与这些鱼鸟都过着快乐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在四川夔州时所作
【注释】 1.白葛蒲:白色的藤萝或草,这里指白色的藤萝。 2.惟:只,仅仅。 3.不识:不知道。 4.泥土:土中之泥,指土壤。 5.堆根抱玉泉:形容草木丛生,郁郁葱葱的样子。 6.岩谷:山中的岩石和山谷。 7.伴:同处,在一起。 8.翠:绿色。 9.也则:亦然,同样如此。 10.翠千年:形容草木茂盛生长,绿意盎然。 【赏析】 此诗描写了白葛蒲的生长环境及其特点。首句“惟不识泥土,堆根抱玉泉”
梅岩 怪石苍岩影翠霞,梅梢疏瘦正横斜。 得因祀事来寻胜,试探春风第一花。 注释: 怪石苍岩:形容岩石奇特、壮丽的样子。怪,奇异,非同一般;苍,青色,多指山的颜色或云气的颜色。这里用来形容岩石的青灰色。 梅梢疏瘦:指的是梅花枝头,因为梅花枝条纤细,所以用“疏”来形容梅花的枝干。 横斜:形容梅花枝条的倾斜状态。 得因祀事来寻胜:意为祭祀活动之后,为了寻找美景而来到这里。得因,因为;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