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念慈
【注释】 萧萧:风吹草木的声音。千峦:指山岭重叠。客里:客居他乡。羊裘:用羊皮制成的外衣,泛指贫苦的士人。沽:买。典,借。愁:担心。 赏析: 《春日庄浪看雪》是宋代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以简练的语言刻画出一幅风雪中庄浪观雪图,生动地描绘了冬末春初的景色。 首句“萧萧风雪下千峦”,起势突兀,写景如画,勾勒出了一幅苍茫浑厚的画面,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次句“客里相看泪不乾”一句
九曲亭(Kuanzhen Pavilion) 探索宋代文学瑰宝与自然之美融合之地 1. 苏辙与九曲亭历史 - 苏轼与苏辙兄弟情义 - 元丰三年首次游览西山 - 《武昌九曲亭记》中记载重建缘由 2. 九曲亭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 位于鄂州西山半山腰小土丘 - 历经宋、元、明、清多次重建 - 亭旁古木参天,环境幽静宜人 3. 亭内建筑特色与文化内涵 - 红柱镶黄屏的古朴建筑风格 -
诗句如下: 片片浮云去,愁人正望乡。 东风吹汝急,几日到咸阳? 此句出自清代文人李念兹的《有学集》,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境的古体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与期盼。以下是一些关于这首诗的详细解释和赏析: 1. 浮云: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浮云常常被用来象征变幻莫测、难以捉摸的情感或命运。诗人将浮云比作飘散的云彩,表达了一种孤独和迷茫的情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名为《阿坝东山晚眺》,描述了作者在阿坝东山晚眺时所看到的美景以及自己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骑马到松岑,万绿渺无数。况有一片月,挂在西陵树。 【注释】:骑上马到达松岑(地名),四周万绿茫茫一片。还有一轮明月挂在西陵树上。 2. 遥遥陟寒坂,披榛入广雾。乱山何累累,陵谷相回互。 【注释】:远远地攀登着寒冷的山坡,穿过茂盛的森林进入浓厚的雾气
【注释】 1. 太华南峰:指庐山南面之高峰,又名匡山。上清宫:在太华山中,为道教名胜。2. 昆仑:指中国西部的昆仑山。3. 五岳:指中国五大名山,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兹雄长:此山如此雄伟高大。4. 峭壁:险峻的山壁。5. 高标:高的志向和标准。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合八尺。三峰:指庐山的南面有一座小山,形似莲花,称为莲台峰;北面有一座山峰,形状酷似一只巨象
朱圉山 我经过朱圉山,山峰多么缥缈。 丹崖横卧,纹理清晰,十里路程走不完。 寒风凛冽,道路崎岖,冰溪清澈绕着渭水流。 鸡鸣犬吠声中,人家出现在树梢。 天空寒冷,烟霞难起,道路险峻,壑谷幽深。 移神探古迹,流目瞩去鸟。 天下四海多战事,河西尚在征战剿。 苦苦为行走迟迟,忧虑悄悄生。 云开西倾青,太阳从伏羌升起。 对奇山的美景心怀敬仰,寻幽处披萝茑。 喜欢山中静谧,人世纷扰多。 【注释】 “朱圉山”
秦驻山观海 秦皇并四海,飞剑骋雄略。 穷极世上欲,还希神仙药。 长城既西筑,骊山亦东作。 巩图思万世,民生咸萧索。 注释: 1. 秦始皇并天下,统一了中国。他使用飞剑驰骋四方,施展雄才大略。 2. 追求世间的欲望无穷无尽,却只希望得到仙药长生不老。 3. 修建了西起甘肃临洮,东到山东荣成的万里长城,也建造了东起陕西西安,西至甘肃东部的骊山。 4. 他为了国家的利益,一心一意地治理百姓
【注释】 屈指:屈指计算。 残:残余。 禁愁又一年:新的一年又开始了。禁:同“今”,如今。 婵娟:月,代指月亮。 铜柱:即铜柱国,是汉武帝所立的石碑。 木棉:即棉花。 殊方:远地。 累多口:指人说话很多。 迢递:遥远。 【赏析】 《广州除夜》是唐朝诗人韩翃的作品,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除夕之夜。这首诗以广州为背景,写除夕之夜的情景,抒发作者在外地过春节的思乡之情。 首句写除夕之夜
【注释】 萧萧:形容风的声音。千峦:指山。典:借。羊裘:指皮衣。沽(gū):卖。愁春寒:担心明天春寒料峭。 【赏析】 《春日庄浪看雪》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写的是他游历庄浪时,看到雪景后所生发的感慨。诗的前三联都是写景,最后一句才点明题旨——感叹时光易逝。诗中“客里”二字,说明作者在旅途之中;“泪不干”,表明了他对故园之思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典羊裘沽好酒”,“典”是抵押、典当的意思
怀张少参商于 一官贫剧向商于,万里艰难事簿书。 直北家音新得否,山南群盗近何如。 秋空剑气张华宅,夜色星文扬子居。 稍待西风溪水落,好将佳句付双鱼。 注释:张少参:张九龄,字子寿,唐朝开元宰相。商于:今河南省信阳市,是唐代著名诗人张九龄的故乡。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给他的好友张少参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张少参的思念和担忧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事业的无奈和忧虑。全诗语言朴实而真挚,情感深沉而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