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清原
这首诗是康熙二十年七月二十一日赐宴瀛台兼颁彩币莲藕的记录。下面是逐句释义及注释: - 上苑依丹禁,秋光灿御筵。 - 上苑:皇家园林。 - 依丹禁:靠近皇帝居住的地方。 - 秋光:秋季的美丽景色。 - 灿御筵:光彩照人的皇家宴会。 - 恭逢宸宴日,庆溢太平年。 - 恭逢:恭敬地遇到。 - 宸宴:帝王的宴会。 - 庆溢:庆祝充满。 - 太平年:和平繁荣的年景。 - 池柳笼初旭,宫槐散晓烟。 -
康熙二十年七月二十一日赐宴瀛台兼颁彩币莲藕恭纪百韵 脯是麒麟擘,瓯皆琬琰镌。和羹随鼎鼐,香气杂兰荃。 注释:脯是美味的肉制品,用麒麟来切开;瓯都是精美的瓷器,有如玉石雕刻般细腻。调和羹汤就像烹饪鼎和鼐一样,将各种香料混合在一起,香气四溢,与兰花和芙蓉相得益彰。 饭煮长腰米,鳞烹缩项鳊。含情思在藻,得意欲忘筌。 注释:米饭煮成长长的腰身,鱼鳞烹制成小鳊鱼。心中充满情感,仿佛鱼儿在水中游动
这首诗是康熙二十年七月二十一日赐宴瀛台并颁布彩币莲藕时的纪要。诗中描绘了宴会的盛况和诗人的心情,以及他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 耳热犹端恪,颜酡敬折旋。匪躬恒蹇蹇,举趾觉仙仙。 远树凉飙动,遥峰落照悬。已叨金殿宴,犹羡玉河莲。 紫菂凌波细,青房浥露坚。托根蟠太液,拟璧产蓝田。 翠盖闲披拂,琼枝久蔓延。弱茎芳芷伴,劲节素丝缠。 绰约姿偏艳,珠玑实更骈。倚风横澡雪,带月静联拳。 岂受污泥滓,宜同沆瀣研
这首诗是康熙二十年赐宴瀛台兼颁彩币莲藕时,恭纪百韵之作。诗中既有对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歌颂,又有对百姓疾苦的关切和对官员清廉的赞赏。 首联“版籍金通贡,冈陵永不骞”,描述了国家的繁荣稳定。版籍是指户籍,金通贡则是金银财宝不断流入国库。冈陵指的是国家的土地和人民,永不骞则表示国家永远安定。 颔联“式功铭鼎卣,文德静戈鋋”,赞扬了国家的功绩和德行。式功是指功绩
【注释】 题王麓台见山图:王麓台,即王守仁(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绍兴人,明代哲学家、文学家,世称“阳明先生”。 云岭千重水一湾,几家茅屋茂林间:在层层叠叠的云岭之中,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水道,水道旁边有几座茅屋点缀其间。 自从王宰(王守仁)题诗后,不用开门也见山:“自”是“从……以后”的意思。“王宰”是王守仁的字。“题诗”就是写诗
上苑依丹禁,秋光灿御筵。恭逢宸宴日,庆溢太平年。 池柳笼初旭,宫槐散晓烟。津梁银汉近,台殿翠微连。 共喜君恩召,遥随中使传。济跄临水槛,览眺坐楼船。 渐觉兰桡动,浑疑锦缆牵。波明浮采鹢,槎泛挟飞仙。 樯转文鸾舞,凫趋细浪漩。珠帘围翡翠,绣幄绘丹铅。 荇带翻风直,荷珠拂棹圆。仙台初顾盼,瀛海试寻沿。 百道如瀍涧,千株尽𣏌楩。维舟登辇路,委佩肃官联。 映日彤霞丽,裁云缛锦鲜。机丝来夜月,衮绣簇连钱。
云岭千重水一湾,几家茅屋茂林间。 自从王宰题诗后,不用开门也见山。
周清原是清代的诗人兼书法家。周清原,字浣初,一字雅楫,号蓉湖,又号且朴,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以其诗作和书法而闻名。 周清原早年就有很高的诗名,并且兼擅书法艺术。他的诗歌创作在当时就已经受到广泛赞誉。据《鹤徵录》记载,他在康熙十八年(1679年)以监生荐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与修《明史》。这表明他在文学领域的成就不仅仅限于诗歌,还包括对历史的研究和编纂。
周清原是清代的诗人兼书法家。周清原,字浣初,一字雅楫,号蓉湖,又号且朴,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以其诗作和书法而闻名。 周清原早年就有很高的诗名,并且兼擅书法艺术。他的诗歌创作在当时就已经受到广泛赞誉。据《鹤徵录》记载,他在康熙十八年(1679年)以监生荐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与修《明史》。这表明他在文学领域的成就不仅仅限于诗歌,还包括对历史的研究和编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