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禄
诗句逐句释义 1. “立马问长安,溯太行山色,屈律河声,倦鸟归来,落日酒痕犹在袂” - 立马问长安:站在马背上向长安(今西安市)询问。这里用“立马”表现急切的问询态度。 - 溯太行山色:追溯着太行山的颜色,即指远望太行山脉。 - 屈律河声:指的是黄河的水声,屈是弯曲的意思。 - 倦鸟归来:形容鸟儿疲倦地回到了巢中,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旅途的疲惫和归家的渴望。 - 落日酒痕犹在袂
【注释】 张之洞:清末政治家、学者。康乐:张之洞号。绳武:继承父业,光大门庭。苍梧:广西省的别称。孙联:指张之洞的儿子。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先贤的挽联。上联“定知康乐能绳武”,意谓人们早已预感到,像张之洞这样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康乐)一定会继承父业,光耀门庭。下联“谁料苍梧反哭孙”,意谓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张之洞之子竟在广西(苍梧)去世了。这两句诗表面上是赞颂张之洞
注释:兄规弟随,功名与两江终始; 侄先叔后,存殁系天下安危。 赏析:这是一副对联,上联“兄规弟随,功名与两江终始”意指哥哥的榜样弟弟要跟着学,兄弟二人共同为功名而努力,他们的人生与两江(即长江中下游)的命运紧密相连。下联“侄先叔后,存殁系天下安危”则是指侄子比叔叔更早去世,他们的生死关系到天下安危。整体来看,这副对联表达了对两江和天下安危的关注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考生默写时一定要非常清晰,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注释】: 1. 联:这里指对联。 2. 望好官若大旱望云:比喻官吏应当像盼望云下雨那样希望有贤能的人来治理。 3. 公来何暮:意思是你什么时候到,为什么来得这么晚。 4. 去恶人如农夫去草:比喻官吏应当像农民锄禾一样把坏人清除干净。 5. 民赖以安:人民依靠他得到安居乐业。 【赏析】: 这首诗用“云”、“草”这两个意象来表达诗人对于治理国家的理想和愿望。诗中运用了比喻
莫愁湖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是南京的名胜古迹之一。莫愁女是一个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她因不堪忍受丈夫的虐待而投湖自尽,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她,便将莫愁湖改为“莫愁池”。 这首诗描绘了莫愁女的悲剧人生和她的坚韧精神。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通过对比南朝金粉、北地胭脂等色彩,表达了莫愁女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对命运的抗争。同时,诗中的“何事干卿”一词也反映了莫愁女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赏析:
注释:秋天的水面泛着白色的浮萍,岸边的柳树飘动着绿色的柳絮。名流雅士饮酒赏景,女郎吟诗对月倾诉心声。 赏析:这首诗以清新秀丽的笔触,描写了平湖景色和文人雅士生活情趣。首句“秋水蘋花”写秋日湖水、浮萍、野花,以及名士雅士饮中之物——美酒;第二句“晓风杨柳”点明时间是清晨,诗人与朋友来到湖畔,看到杨柳依依、柳絮飘飘的美景,感受到微风拂面的凉爽。第三句“名流雅士”写文人雅士饮酒赏景之乐
注释:贺沈引他进入学校学习,安昌的弟子没有不优秀的;家令的门风出异才。 赏析:此诗是赞美子弟的佳作。“安昌弟子”指贺沈,“家令门风”指贺沈的祖父、父亲。全诗赞扬了贺沈的家风,即家风淳朴,人才杰出
【注释】: 挽束织云锦: 挽,拉;束、织,都是动词,指把云锦的边角拉紧并加以整理。织云锦:比喻治理国家的要领。 杜老感流离: 杜甫(约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唐朝诗人,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他的诗有“诗史”之称,被称为“诗圣”,代表作有《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流离:离散、流亡。 溯悲秋夔府: 溯,追忆,回忆;夔州(今四川奉节),唐玄宗时期置
赠释能参 诗带禅心,半夜吟声分佛火;酒逢敌手,一场醉梦闹秋虫。 注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禅意和对生活的热爱。 赏析:诗人在深夜中独自吟诵诗歌,仿佛能感受到佛火的温暖和力量,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和升华。而当他与朋友喝酒时,则完全投入到了欢愉的氛围中,仿佛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他的对手,他要用这杯酒来证明自己的力量和勇气。这种豪放不羁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我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