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马问长安,溯太行山色,屈律河声,倦鸟归来,落日酒痕犹在袂;
飞龙误方药,叹玉树凋霜,黄杨厄闰,哀猿啼断,秋风尘泪忽沾衣。

诗句逐句释义

  1. “立马问长安,溯太行山色,屈律河声,倦鸟归来,落日酒痕犹在袂”
  • 立马问长安:站在马背上向长安(今西安市)询问。这里用“立马”表现急切的问询态度。
  • 溯太行山色:追溯着太行山的颜色,即指远望太行山脉。
  • 屈律河声:指的是黄河的水声,屈是弯曲的意思。
  • 倦鸟归来:形容鸟儿疲倦地回到了巢中,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旅途的疲惫和归家的渴望。
  • 落日酒痕犹在袂:意味着夕阳下酒的痕迹还留在衣服上,形象地表达了长时间行走后的劳累与不舍。
  1. “飞龙误方药,叹玉树凋霜,黄杨厄闰,哀猿啼断,秋风尘泪忽沾衣”
  • 飞龙误方药:比喻某些事情或人物像飞龙一样,虽然有很高的能力却因为某种原因而误入歧途或被利用。
  • 叹玉树凋霜:玉树是指美好的事物或人,此处指美好如玉的人或事物遭受打击或变故。
  • 黄杨厄闰:黄杨木受潮湿之气会生虫,这里可能暗喻环境或命运的影响。
  • 哀猿啼断:猿猴在秋天哀鸣,这里的“哀猿啼断”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增添了秋意和孤独感。
  • 秋风尘泪忽沾衣:秋风带来的尘埃仿佛眼泪般落在衣物上,形容悲伤至极。

译文:

在马上急切询问长安的景况,远望着太行山上的景色,听着黄河的波涛声,疲惫的鸟儿归来,落日的余晖仍残留在衣袖上;
感叹那些如玉树般美丽的事物遭遇了挫折,如黄杨木般受到潮湿之气的侵害,悲哀地听到猿猴在秋风中的悲鸣,仿佛泪水打湿了衣裳。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感悟。从“立马问长安”到“哀猿啼断”,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给读者。诗中的“飞龙误方药”、“叹玉树凋霜”等意象,既展示了诗人的感慨,也反映了他对世事无常的深深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