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浏览选项确定自己要鉴赏的诗句,最后结合诗句内容进行赏析即可。 “陌头杨柳金虫落,雨过桃花香漠漠。”这句诗的意思是:路边的青杨在春雨过后显得格外嫩绿,雨后桃树的花瓣沾满露水,香气沁人心脾。“陌”,田间小路
注释: 湖山八景中的沙头酒店:在杭州西湖边,有“八绝”(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雷峰夕照、花港观鱼、南屏晚钟、柳浪闻莺)和“六景”(三潭印月、北高峰、南屏晚钟、双峰插云、钱塘夜雨、玉莲宝月)。 八月九月风气肃,白波如山楚天绿。 九月天气寒冷,江面波涛如山涌起。 苍苍夜色入芦花,船泊中流燃楚竹。 夜色苍茫,船上的灯火映照着芦花丛。 夜半起坐寒飕飕,遥见惊飞双白鸥。 夜晚起坐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通读诗歌内容,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抓住关键词语分析诗句中运用的手法及效果;接着赏析诗句所营造的意境;最后总结全诗表达的情感。 “绿气湿湿阑干北,赤乌欲下娇无力”意思是:绿气湿湿地附着在阑干上,红色喜鹊即将降落却显得有些无力。此句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解衣盘礴忽倦卧
溪头春水绿欲沽,溪上行人马蹄滑。 溪山周匝空翠香,驻马看山惜不发。 有客有客苍髯眉,兰襟蕙带光参差。 手携鲤鱼压清酒,劝我且复留斯须。 道傍废垣藓花裂,昔人富贵春云灭。 此时不饮将奈何,为君醉倒溪头月。 【注释】 和叔夏寄童质夫:和叔夏寄给童质夫的诗 沽:买。卖。 溪上:溪边。 苍髯:灰白色胡须。 兰襟:兰花色的衣服。 蕙带:蕙草色的腰带。 道傍:路旁边。 【赏析】
【解析】 此诗的首联和颔联写诗人对绝照法师所畜砚屏山水的描写。首联写东风日暮之时,兰蕊盛开,而美人相思之苦,只能隔着江水遥望。“九疑青”点明地点,是山名。“白云飞高明月死”,以景衬情,暗喻美人相思之情。尾联写八月海边,客星来至。“一尺银河三万里”,以夸张手法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 译文: 风儿吹落了兰蕊,而美人却只能在江那边相思;九嶷山上的青翠被远远地抛在九州之外
观弋阳诸公诗题其后简刘国瑞 客有袖短牍,过我城南陬。云是乡诸老,文字吾所收。 当窗取之读,惊喜频掉头。应接不自疲,赤手捕蛟虬。往往与我会,殊源忽同流。 雄文虎凤跃,清诗千里驹。才名自如此,咳唾传九州。 群公皆高年,老拳非众仇。辞醇殆纯熟,智妙足发谋。 张子吾所畏,文成已汗牛。徐君金闺彦,缀久笔不留。 碧海连月窟,双袖珊瑚钩。烂熳发奇怪,天公闻之愁。 署云白玉署,足使作者羞。顾我方老矣,技薄讵敢酬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及语言表达。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分析和想象,然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赏析。注意从诗歌标题、作者、写作背景、诗词原文和结构等几方面分析。 本诗是一首写隐者生活的诗,全诗以“隐”为中心,描绘了隐居山林中的隐士们与世俗隔绝的生活,以及他们简朴的衣食住行。 首联“湖山八景沙头酒店”,交代了这首诗的地点是在酒楼,而酒楼在湖山之间
【注释】 1. 大星煌煌:指北斗。2. 小星落:指牵牛星。3. 城头呜呜:指报时的鼓声。4. 机心暮夜伏不行:指商人在夜晚乘着机会赚钱。5. 钟声一鸣群动作:指人们听到了钟声而纷纷起床劳作。6. 市人射利坐待旦:指商人趁着早晨的便宜去做生意,等天亮了才开始做。7. 山居日晏呼不觉:指山里的人到了傍晚就睡觉了,因为太阳下山了,所以不会感到寒冷。8. 嗟嗟居人未足多:指山里的居民很少
【诗句释义】 山头洼尊积霜雪,铜瓶持𣂏疗饥渴。 汝家阿段太怜君,斩竹来从虎豹群。 传声夜落青云湿,坎中已作糟床泣。 回首碧山心独苦,行逐蛟龙作云雨。 【译文】 山头的洼地里,有酒樽盛着的酒,是因寒冷而结霜。用铜瓶盛着酒用来解饥渴。你家中的人非常怜惜他,砍竹子去捉老虎和豹子群。夜里传来了声音,好像云雾在湿润一样。在坑中已经像糟床一样的哭泣。回望那青山我内心感到痛苦,追随那些蛟龙化作风云变化。
【注释】 条风泛轻春,野碧润如雨。条风:春风和煦的样子。泛:飘荡。轻:轻柔。春:春天的气息。润:滋润。 幽人有新怀,相携玩山水。幽人:隐士。新怀:新的想法、新的打算。相携:相伴。 岩花既菲菲,溪石亦齿齿。岩花:山间的花草。菲菲:茂盛的样子。溪石:溪边的石头。齿齿:整齐的样子。 意行无前期,适趣成坐起。意行:随意行走。前期:预先的计划。适趣:随兴而来。成:成为,变成。坐起:坐着起身。 况兹豪俊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