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九月风气肃,白波如山楚天绿。
苍苍夜色入芦花,船泊中流燃楚竹。
夜半起坐寒飕飕,遥见惊飞双白鸥。
鲈鲙莼羹入我梦,扁舟去趁三吴秋。
注释:
湖山八景中的沙头酒店:在杭州西湖边,有“八绝”(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雷峰夕照、花港观鱼、南屏晚钟、柳浪闻莺)和“六景”(三潭印月、北高峰、南屏晚钟、双峰插云、钱塘夜雨、玉莲宝月)。
八月九月风气肃,白波如山楚天绿。
九月天气寒冷,江面波涛如山涌起。
苍苍夜色入芦花,船泊中流燃楚竹。
夜色苍茫,船上的灯火映照着芦花丛。
夜半起坐寒飕飕,遥见惊飞双白鸥。
夜晚起坐,冷风吹得飕飕地响,远远看见两只白鸥受惊后飞起来。
鲈鲙莼羹入我梦,扁舟去趁三吴秋。
梦中品尝着鲈鱼和莼菜,趁着秋天的凉爽,驾一叶扁舟去游太湖。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湖山景色的小诗。全诗以简洁的文字刻画了一幅清冷孤寂的夜景图。
首句点明时间是“八月九月”,即秋季。接着写眼前所见:“白波如山”的江水,“苍苍夜色”的芦花,以及“船泊中流”,“燃楚竹”等景象。这些景物虽然平常,但作者却能从中发现它们各自的特点,并加以描绘。如“白波如山”不仅写出了江水汹涌的气势,而且还使人感到一种苍凉的感觉;“苍苍夜色”则给人以静谧之感。这两句既写眼前景,又含情意,表现出诗人对这种景色的热爱。
第三句“夜半起坐寒飕飕”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寒冷气氛。诗人从“起坐”这一细节动作中可以看出他内心的苦闷、抑郁和孤独。而“寒飕飕”的形容语也把这种感受推向了高潮。
第四句“遥见惊飞双白鸥”是对上两句情景的补充,也是对前三句景色的感受作了深化。诗人由“寒飕飕”的环境联想到了“惊飞”的白鸥,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与寂寞感。
最后两句“鲈鲙莼羹入梦,扁舟去趁三吴秋”是全诗的结尾。诗人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向往,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同时,它也表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