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悸孺子,衣之狐裘。
匪余之病,余以为仇。
既撰余杖,升望于丘。
江不可涉,夕具余舟。

译文:

我回来的时候,让小儿子穿上了狐皮衣。

不是我的病痛,而是我把它当成仇人。

我已经准备好了拐杖,登上丘去远望。

江水深不可测,晚上准备好船只。

赏析:

此诗是《诗经·国风·卫风》中的一篇。全诗共四章,每章八句,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第一章“归来”,描述了作者回到家乡的情景。“有悸孺子”,指的是作者的小儿子,因为担心他而有些不安。“衣之狐裘”,则是指为孩子穿上了狐皮衣服,以保暖为主。“匪余之病”和“余以为仇”,表现了作者对疾病的恐惧和无奈,同时也流露出他对妻子深深的爱意和关怀。

第二章“既撰余杖”,描述了作者已经准备好拐杖,即将开始他的征程。“升望于丘”,则是指登上丘陵,远望亲人。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第三章“江不可涉”,描绘了作者面临的困境。江水深不可测,让人感到无助和恐惧。“夕具余舟”,则是指晚上准备好船只,以便渡河。这两句诗展示了作者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第四章“江不可涉”重复出现,进一步强调了江水的深不可测和作者面临的困境。然而,最后一句“夕具余舟”,却展现了作者面对困难时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他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反而更加坚定地准备渡过江去看望亲人。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家人的深沉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歌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不畏困难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