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肇昌
第一句:“奚须方外忆蓬瀛”,意思是说:何必在仙境之外怀念蓬莱、瀛洲呢?这里的“蓬莱”、“瀛洲”都是传说中的仙山,诗人在这里以神话传说的意境,抒发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二句:“一片湘波别样清”,“湘波”即湘江之水,这里用来形容江面宽广、清澈见底。诗人以湘江之水喻指自己的心境,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与宁静。 第三句:“风月主人闲便是”,“风月主人”是泛指有才情的人,诗人在这里借景抒情
首句“漠漠湖东气倍凉”,描绘出了一幅水波荡漾的湖面,湖风微拂,气温骤降的画面。 “平芜春浸碧沙长”,则是以平缓的草地和碧绿的沙地为背景,描绘出一幅春天的田野景色,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第三句“前村落尽乌桕叶”,则将视线转向了村庄,描绘出一幅夕阳下,乌桕树满山遍野,金黄一片的美景。 最后一句“无数人家在夕阳”,则以夕阳下的村庄为画面,展现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生活场景。 译文: 漠漠湖风送凉意
注释: 东港竹枝词:指代作者在东港创作的竹枝词。 津头:渡口。 苍绿:青翠欲滴。 烟霞:烟雾、山色。 海曲:海边。 停桡:停泊。 瀛壶:即瀛洲,传说中的仙山名。 路:道路。 可曾:可否、有没有。 邀我饭胡麻:邀请我吃胡麻饭。胡麻,即芝麻,古代一种重要粮食作物。 赏析: 《东港竹枝词》是一首描绘诗人在东港生活情景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渡口的景象,表达了对家的思念之情。同时
东港竹枝词 海滨清洗碧天空,地近扶桑东复东。 金镜曜辉云气散,茅檐先被一轮红。 注释: - 东港竹枝词:指代《竹枝词》,是一种流行于中国唐代的民间诗歌形式。 - 海滨清洗碧天空:在海边清洗天空,形容天空非常清澈明亮。 - 地近扶桑东复东:扶桑是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树,这里用来比喻太阳,表示东方。东复东,意味着太阳从东边升起又从西边落下。 - 金镜曜辉云气散:金色的镜子反射出光辉,使云雾消散。 -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东流迤逶好逍遥” - 这句描述的是水流向东蜿蜒流淌的情景。 - “迤逶”意指曲折蜿蜒,形容水流的状态。 - “逍遥”意味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2. “苍绿参差佳致饶” - “苍绿”通常指的是深绿色,这里可能是指水边的竹子或植被。 - “参差”形容事物排列不齐,参差不齐。 - “佳致”即美好的景致或状态。 - “饶”表示丰富,此处强调了自然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3.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赏析表达技巧的能力。 “湖边春水碧于苔,为听泠泠溪畔来。”“湖边”是地点,“春水”、“溪畔”是时间,“为听泠泠溪畔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诗人在湖边听到溪水潺潺的声响而驻足欣赏的场景。“不耐颠风阻人兴,渔舟欲上又推开。”这是对前面场景的进一步描写,写出了因为大风阻挡了渔人的归途而不得不放弃乘舟归家的念头。 【答案】 译文: 湖边春水碧于苔,听到溪水声,我驻足欣赏。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月眉池行 - 这句描述了一个带有月牙形池水的场地,可能是一个池塘或小湖,被命名为“月眉”,寓意其形状如同弯月一般。 2. 当年游玩地,荒凉剩故园 - 回忆了曾经的欢乐时光,如今只剩下荒芜的旧地。这里表达了一种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失望。 3. 几湾深浅水,半亩月池存 - “几湾”指的是几个小湾,而“深浅水”可能是指水面的深度不一
【注释】东港:地名,在今江苏省南通市。维摩诘:唐代著名僧人,姓摩那,名诃罗诘多(梵文作Mahasambudhimahadeva),又称净名、无疾,意译为“无忧”。 【赏析】这首诗的首句是“截竹编成不系舟”,第二句是“东涯天际水云悠”,第三句是“眼前悟得维摩法”,第四句是“苇渡何劳世外求”。 “截竹编成不系舟”意思是:用竹子编成一个船儿,让它自由自在地飘流在水中,任随东西南北,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注释: 那堪回首落曛西,岛树烟寒暮色低。分明听得吹长笛,只隔峰前白水栖。 那堪回首:难以回首。那堪,犹言“何堪”,怎堪承受。 那堪回首落曛西:怎堪回首夕阳西下。 岛树烟寒暮色低:岛上的树笼罩在烟雾中,天色暗淡。 分明听得吹长笛,只隔峰前白水栖:可以清晰地听到那悠扬的长笛声,它似乎就栖息在这山前的清澈的溪流之中。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景色的诗,描绘了一幅晚霞映照下的海岛风光图
双忠歌: 承平盗贼倡乱离,黄巾黑头角笳吹。么么伏莽妖氛集,天纲倏忽叹陵夷。 伏波将军将才裔,冲车无城坚守陴。惨惨烟尘蔽天日,征鼙震动闪霓旗。 青丝骆马黄金勒,宝剑错镂誓出师。留兵五百嚣且击,将军一怒犹孤支。 其如咆哮肆猖獗,蕞尔偏隅守者谁。冲突犹欲斫贼头,满眼阴黯日厜㕒。 回首江山无去路,刎颈一死肝胆披。张将军,杀身成仁后犹昔,壮哉真不负心赤。 弹丸五日固其垒,枭獍乌合丧魂魄。元戎率师檄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