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堂
宋瓷箫歌 宋代瓷器艺术与音乐融合之美 1. 未央瓦甒缺不全 - 瓦甒之缺 - 隗嚣宫碗霾寒烟 - 玲珑陶器出天水 2. 刻箫以玉亦以铁 - 玉与铁材质对比 - 范土抟沙妙逾绝 3. 一枝直干遏行云 - 直干与行云意象 - 十指春寒弄晴雪 4. 图画清明记上河 - 清明节画卷描绘 - 樊楼镫火夜阑多 5. 参差织手当窗奏 - 参差织手象征 - 窈窕娇喉背镜歌 6. 牟驼冈下烽烟逼 - 烽火逼牟驼冈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鉴赏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思想主旨、表现手法和结构语言,赏析时首先指出句子运用的手法,然后结合诗句解释其意义,并在最后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及情感。 “横海功名百战身,上将军蹶太无因”,这两句是说:我一生征战沙场,身经百战,为平定叛乱立下了赫赫战功,可是如今却成了一位上将军,却再也没有机会再建功勋了。
【注释】 王气:帝王之气。邺城:即今河北临漳县,三国时为曹魏和后赵的都城,因建都于此而得名。沈:沉没。井甃(zhòu):古代建筑中用来砌墙或砌井的一种砖。云烟:这里指世事如梦,人事已非。啮:咬啮,指侵蚀、侵蚀。废冢人耕汉苑田:废置不用的陵墓被人开垦耕种了汉代的皇陵。汉元帝在位时,曾下令将长安附近的上林苑分成几部分给诸侯王,这些诸侯王死后便在那里修建陵墓,称为“汉苑”。后人称之为“汉诸王寝园”
这首诗是作者在拜访李许斋师时所作,表达了对李许斋师学识渊博和教学严谨的敬意。全诗共四句,每句都蕴含着深厚的意义。 “礼堂朴学世推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李许斋师的学问深厚,被世人推崇为宗师。这里的“朴学”是指朴实无华的学问,而“世推宗”则表示他被世人所尊敬。 “尺木难撞待叩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即使是一根小小的木头,也难以被撞击,但等待叩问钟声的时候却可以听到回音
归云庵孙太初墓 策杖入林樾,苍凉一坞云。 山僧老荒寺,词客此孤坟。 古径无人到,鹤声何处开。 挂瓢遗迹在,惆怅拜斜曛。 注释: 1. 策杖:指拄着手杖。 2. 林樾:树木的树阴。 3. 苍凉一坞:形容景象凄凉。 4. 山僧:指的是山上的和尚。 5. 词客:诗人,文人墨客。 6. 古径:指古老的小路。 7. 鹤声:传说中鹤叫的声音。 8. 挂瓢:指挂在腰间的葫芦或葫芦做的瓢
荥阳汉循吏故闻熹长韩仁铭 荥阳,汉代的地名,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曾经任职的地方。循吏,即遵循法令的官吏。 译文: 听说在荥阳担任郡守的韩仁铭是一位循吏,他治理过的荒地和断墙残碑都显得有些凄凉。他像老虎一样在朝堂中挖掘,得到了许多宝物,但他的行为却令人感到可悲。 诗句释义: - 荥阳:汉代的一个地名,这里指诗人曾经任职的地方。 - 循吏:遵循法令的官吏。 - 故闻熹邑长范史遗
《呈李许斋师》是清代诗人邵堂的作品,现为您详细解读其诗意及注释: - 诗句释义 “剪茅小筑十弓宽,撰杖分尝𦱒蓿盘”描绘了一幅简朴的田园生活图景,诗人在十弓宽的地方搭建小屋,用杖子品尝着𦱒菜和豆饭。 - 译文 我在这十弓宽的土地上搭建了一座简陋的小屋,用杖子品尝着𦱒菜和豆饭,家本长贫非宦拙,子因晚得当孙看。 我的家境原本贫困,并非因为做官不顺利,而是因为我的儿子在晚年才得以继承父业。 -
【注释】 1. 循吏:指有才能的官吏。 2. 多:这里指的是官吏众多,使得老百姓感到不满。 3. 咨:抱怨。 4. 考作郡去:指因为考绩优秀而调离原地,到其他地方做官。 5. 黄金白银:指官员们所得的钱财。 6. 累累:形容很多的样子。 7. 道旁碑石:指在道路旁边立着的刻有官员功德的石碑。 8. 姓氏不复居人知:指那些官员的姓氏已经被人们忘记了。 9. 居人知
【注释】 厄闰:指国难。黑水洋:即黑水,是今黑龙江。王命逮蛮乡:王命就是帝王的命令,逮捕在蛮地。 同仇难雪三军恨:指共同的敌人,难以消除的仇恨。 恤死新加五等光:指对死者的哀痛之情,新增加了五等荣誉。 尚有游魂逃蜃鳄:意谓还有鬼魂,逃脱了蜃鳄的吞噬。蜃鳄,神话中的怪兽。《山海经》中说,大蛤能食人,小蛤能吞人,称为“蜃”。 毅魄:指坚毅的精神。 新祠金粟英灵在:意思是新建立祠堂祭祀英雄的英灵仍在。
【解析】 此诗首联写景,描绘一幅寒风萧瑟、日落江上的画面;颔联写意,以雁先知秋意,抒发诗人感伤之情;颈联写景,描绘一幅秋风瑟瑟、水色清冷的画面;尾联抒情,抒发诗人孤高自傲、寄情山水的情怀。 【答案】 江上寒飙吹落日,江上雁先知。 寒飙:猛烈的北风。江上雁先知:天已晚秋,大雁南飞,而诗人却滞留在江上。 译文:江上风声萧瑟,太阳也快要落下了,江上的大雁都早早地飞走了,知道天气已经转凉。 黄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