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琼
【注释】 当年:我。 欲医君癖:想医治你的疾病(指陈文举的狂病)。 今日:现在。 君应笑我狂:你一定会笑话我狂妄。 云林:指山水画。 定许:一定允许。 野猿山鸟未能忘:野外的山中之音,不能忘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友人陈文举的。诗中表达了诗人自己对友人狂病的担忧和对友人的关心之情,也表现了作者自己的豪放不羁的性格。 开头两句说:“我当年曾想医治你的狂病;如今你却笑话我狂妄
注释: 城南的绝句 1. 流水萦回一道斜,隔林鸡犬两三家。 - 描述的是春天的景象,溪流蜿蜒曲折地流淌在山谷中,周围是几户人家。 2. 雪深药坞迷行径,潮落村船搁浅沙。 - 描述了冬天的景象,大雪覆盖了药山,使得道路变得难以辨认,村民们乘着小舟在沙滩上停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两个不同的季节,春天和冬天。春天的诗篇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而冬天的诗篇则透露出宁静和安详。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形象
【注释】 祗树园:即祗树给孤独园,位于今印度首都新德里市郊。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唐太宗派大臣萧钜和僧人玄奘等出使天竺,玄奘在回国途中到祗树给孤独园讲经弘法,并在那里住了三年。 客不来:指玄奘不来了,他已回到长安。 金银:指寺院的金饰和银饰。犹:还。 风林日落鸟争噪,雪岸春迟花未开:形容春天景色的幽静。 【赏析】 此诗写诗人于城南偶遇古刹祗树园,感慨颇多,遂作七绝一首。诗前六句为第一层
注释: 陈进善见过:这是诗人在见到陈进善时所写下的诗句。陈进善,可能是一位文人或学者。"见过"是古代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问候。 南风绿树午阴圆:这是描述诗人所见之景。南风吹过绿树,阳光洒在树荫上,形成一个圆形的阴影,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好客联镳过海边:这是形容陈进善的好客之情。他邀请诗人一起骑马经过海边,展现了他的慷慨和热情。"好客"是指主人热情招待客人,"联镳"是指骑马同行
注释:高僧已经送了白色的鹅翎,客人还分到了红色的鹤顶。秋天这两株菊花盛开得烂漫,晚开的花朵原本不想依附东风。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秋天菊花的诗。首句“高僧已送鹅翎白”,诗人用“鹅翎白”形容菊花的颜色如同洁白的鹅毛一样,形象生动。颔联“好客仍分鹤顶红”则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菊花比作鹤,鹤顶的红色与菊花相映成趣,增添了诗意。颈联“秋日两株开烂熳,晚花原不嫁东风”则是写菊花在秋日绽放得如此烂漫
赠小南枝 相逢仿佛在西湖,姑射仙人玉雪肤。 春浅芳心浑木透,天寒翠柚不胜扶。 注释: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小南枝的。他们相遇的情景仿佛在西湖,仿佛是姑射山的仙子。小南枝的肌肤如玉雪般晶莹剔透,如同神仙一般。春天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小南枝的芳心却依然如木般坚固,毫不动摇。即使天气寒冷,也挡不住小南枝的坚韧与执着。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小南枝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于西湖之畔
睦州城郭风烟外,乱后衣冠喜尚存。 山倒半江云气合,滩回七里浪声喧。 读书才子初还舍,买酒邻翁尽到门。 相见鲁公劳问信,春秋何日试重论。 赏析 贝琼的这首诗《送王以宁归建德并东鲁道原》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描绘了一幅乱世之后的宁静与希望图景。全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朋友归乡后的期待以及对历史重演的期许。 逐句释义及赏析 睦州城郭风烟外,乱后衣冠喜尚存。
这首诗是次韵给方文敏的一首五言诗,共五首。每首都以“次韵方文敏秋兴五首”为题,表达了作者对秋天景色的喜爱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第一首:地拱皇陵松柏深,君王法驾几时临? 第二首:汉宫甘露曾闻昔,周室丰年岂自今? 第三首:太史已删金匮录,词臣应制凤台吟。 第四首:忆陪仙仗千官入,春日新莺在柳阴。 第五首:古木苍烟蔽帝居,秋风萧瑟动江流。 第六首:龙舟泛水波连天,玉帛飘香满御园。 第七首
【注释】 殳(shū)山:指山名,在今山东济南南。隐居:隐居不仕。 病客:有病的客人,这里指诗人自己。从教:听从。懒出村:不愿离开山村。 两山:指两座山。一月:一整个月。雨昏昏:连绵不断的阴雨。 辞树:与树木告别。 溪水如云忽到门:溪水像云一样忽然来到门前。 无复元戎喧鼓吹:再没有战马和军号声的喧嚣了。元戎,古代对主帅的尊称;喧鼓吹,指战马和军号声。 试从田父牧鸡豚(tún)
【注释】秀州:今浙江嘉兴市。湖州:今属浙江,位于江南水乡。几处:几座。罨画:绘画装饰,此处指楼台。借予:借给我(你的)钓鱼舟。七十二峰山:即天台山,在浙江东部。青山:泛指青山绿树。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在嘉兴秀州西面湖州一带游览,发现有好几家楼台,用绘画装饰起来,显得闲雅宜人,就借了一只小舟来游玩。他坐在船上,悠闲地观赏着那一片青山绿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