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州西去湖州近,几处楼台罨画闲。
借我钓鱼舟一叶,坐看七十二青山。
【注释】秀州:今浙江嘉兴市。湖州:今属浙江,位于江南水乡。几处:几座。罨画:绘画装饰,此处指楼台。借予:借给我(你的)钓鱼舟。七十二峰山:即天台山,在浙江东部。青山:泛指青山绿树。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在嘉兴秀州西面湖州一带游览,发现有好几家楼台,用绘画装饰起来,显得闲雅宜人,就借了一只小舟来游玩。他坐在船上,悠闲地观赏着那一片青山绿树。
秀州西去湖州近,几处楼台罨画闲。
借我钓鱼舟一叶,坐看七十二青山。
【注释】秀州:今浙江嘉兴市。湖州:今属浙江,位于江南水乡。几处:几座。罨画:绘画装饰,此处指楼台。借予:借给我(你的)钓鱼舟。七十二峰山:即天台山,在浙江东部。青山:泛指青山绿树。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在嘉兴秀州西面湖州一带游览,发现有好几家楼台,用绘画装饰起来,显得闲雅宜人,就借了一只小舟来游玩。他坐在船上,悠闲地观赏着那一片青山绿树。
地蟠吴会尽,天与海门通。 雨洗秦山碧,霜侵越树红。 居人分绝岛,飞鸟度寒空。 极目情何限,翻如入剡中。 诗句解析: 1. “地蟠吴会尽”: - 含义:形容地势或地域广阔无边,如同大地盘绕着吴会之地。 - 背景:古代吴国和会稽地区,地理位置重要,这里用来形容其广袤无垠。 - 赏析: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敬畏和赞美。 2. “天与海门通”: - 含义
【注释】 ①甲辰:指唐僖宗乾符元年,即公元874年。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新年的第一天。 ②五十今朝过:诗人自指五十岁之年。 ③谈经:指谈论佛家经典。滞海滨:被滞留在海滨。滞,滞留。 ④天阴:天空阴暗。 ⑤地冷:指天气寒冷。 ⑥染翰题新语:把笔蘸墨,写上新的话语。 ⑦开襟待故人:解开衣襟,以待老朋友的到来。 ⑧小乌巾:指小官帽。小乌巾是唐代官员戴的一种帽子,这里泛指官职。 【赏析】
【注释】 布谷:布谷鸟,又称布谷鸟、杜鹃鸟等。布谷鸟叫声是催农务的,因此古人常用“布谷”来代指春耕。 急:急促、忙碌。 即恐崩沙坼:恐怕连沙土也会开裂了。坼,裂开。 小圃:菜园、花园。 潋滟:水波荡漾的样子。 凫雁动成群:野鸭和大雁在水面上游动起来,形成一队队。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初夏季节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把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中的“布谷”一词,既指布谷鸟
注释: 出门皆白水,风雨复通宵。 忽然间仿佛看见三条大河涨潮,惟担心万户人家被洪水淹没。 娟娟轻鸟下,泼泼大鱼跳。 叹息佳人阻,空瞻乌鹊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象的诗,诗人通过描绘风雨天气下的江河景象,来表达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出门皆白水,风雨复通宵。”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外出途中看到的景象。白水象征着大雨和洪水,风雨通宵则意味着这场雨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天
注释: 二月十三日初度,我二十岁。 知道我不是已经太晚了,白发还在他乡。 不入广文馆,宁可要太守的章。 宽慰忧愁应该有东西,却老信无方。 胡乱回忆儿童岁月,斑衣的父母身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二十岁时写给父亲的,表达的是他对父亲的敬爱和对父亲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决心。 "知非吾已晚,白首尚他乡。"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龄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望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歌内容,然后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情感、文章的主旨等进行具体分析。“石润冬犹热,江潭晚乍晴”,写江水在冬日里依然流淌着,而潭水也刚刚放晴,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楼台消蜃气,鼓吹入蛙声”,描绘了一幅楼阁亭台和鼓吹乐声交织在一起的画面。这两句诗写出了自然景色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向往。“且伴双鸥逸,何须驷马荣”
【注释】 寒食三首其一 不知春已过,一月雨声中。 蒲短初侵水,花残更受风。 病疑耽酒过,穷觉向诗工。 失喜闻莺语,飞来草屋东。 译文及赏析: 寒食节的习俗是禁火、吃冷食,而这首诗就是写的寒食节的景色。 “不知春已过”,春天已经过去,作者在寒食节的时节才想起春日的光景,感叹时光流逝之快,表达了对逝去的春天的怀念之情。 “蒲短初侵水,花残更受风”。诗人用“蒲短”形容芦苇,“初侵水”形容芦苇刚刚长出
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1. 挽溪南处士:这是诗题,表明了作者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他正在与溪南的一位处士进行交谈或交流。 2. 其一:这是一个序号,表示这只是第一部分,后面的部分将有更多内容。 3. 天地消兵气:这里的“天地”可能指的是自然界或者宇宙,"消兵气"则意味着战争、冲突的结束。整句的意思是宇宙之间不再有战争和冲突的气息,和平的氛围充满了整个空间。 4. 江湖陨客星
五月十六夜独坐 大野喧豺虎,深林集羽毛。 天空云气尽,夜久月轮高。 士卒悲秦戍,儿童唱董逃。 此时空感慨,漂泊叹吾曹。 翻译: 在五月十六日的夜晚,我一个人静静地坐着。广阔的田野上传来野兽的嚎叫声和老虎的咆哮声,而深林中则聚集着各种鸟类。天空中的云彩已经散去,月亮也升得很高。士兵们因秦国的戍边而感到悲伤,孩子们则在一旁欢快地唱着董仲舒的故事。此刻,我感到无比的空虚和感慨,不禁感叹自己的漂泊生涯
【注释】寒食节:古代在清明节前一天或二天举行,禁火。云间:指四川成都。 深怀:深深怀念。父老:指故乡的父老兄弟。 元:同“原”。 城郭:城池,指京城。 传烛(zhuó烛):点着蜡烛。初分火:指开始用火把照明。吹箫竞卖饧(xíng饧):吹箫卖糖。唐时有“吹箫踏青”之俗,即春游赏花时吹箫卖糖者众多。 重携:再次携带。樽(zūn尊):酒杯。 因(wèi为)倾:随意倾倒。 赏析:
【注释】 1.凤皇台:古地名,在今河南汝阳县东南。 2.犹为客:还像客人一样。 3.雪满头:形容白发满头。 4.一病翁:形容年纪已高的人。 5.山人:隐士、高人。 6.水晶宫:指月光如水般清澈明亮。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寄给陈文举的四首诗之一。诗人回忆自己在凤皇台时的情景,感叹岁月流逝,自己已经变成了一个年迈的老头。同时,他也想起了那位山人的读书处,那里的月光如水晶般清澈明亮
注释: 水通银汉远,山对赤城高。 一曲琼台路,春来尽碧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画面。首联“水通银汉远,山对赤城高。”通过描绘山水的远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颔联“一曲琼台路,春来尽碧桃。”则具体描写了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色,通过描绘琼台路上的碧桃花开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整首诗意境优美,形象生动,是一首优秀的写景抒情之作
【注释】 殳(shū)山:指山名,在今山东济南南。隐居:隐居不仕。 病客:有病的客人,这里指诗人自己。从教:听从。懒出村:不愿离开山村。 两山:指两座山。一月:一整个月。雨昏昏:连绵不断的阴雨。 辞树:与树木告别。 溪水如云忽到门:溪水像云一样忽然来到门前。 无复元戎喧鼓吹:再没有战马和军号声的喧嚣了。元戎,古代对主帅的尊称;喧鼓吹,指战马和军号声。 试从田父牧鸡豚(tún)
《寄陈文举四首》是贝琼创作的一组诗歌,共有四首。每一首诗都蕴含了作者独特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下面将对第二首进行解读: 诗句解释与翻译 - “金刀火齐元非物”:这句话中的“金刀火齐”可能指的是一种稀有的金属或药材,而“元非物”则表明这种物质并非寻常之物,而是有着特殊意义的存在
【注释】 当年:我。 欲医君癖:想医治你的疾病(指陈文举的狂病)。 今日:现在。 君应笑我狂:你一定会笑话我狂妄。 云林:指山水画。 定许:一定允许。 野猿山鸟未能忘:野外的山中之音,不能忘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友人陈文举的。诗中表达了诗人自己对友人狂病的担忧和对友人的关心之情,也表现了作者自己的豪放不羁的性格。 开头两句说:“我当年曾想医治你的狂病;如今你却笑话我狂妄
诗句解读: 1. “海门雷电夜随龙”:这句描述了夜晚海门地区雷电交加,仿佛有龙在云间穿梭。 2. “江黑风高雪浪舂”:描述了江水因风大而显得漆黑,波浪起伏如同被风力打磨一般。 3. “今日看山双眼碧”:表达了诗人今天看到了山的美丽景色,眼中满是绿色(可能是翠绿的树叶或青翠的山色),形容眼睛明亮。 4. “插天金翠万芙蓉”: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像无数的莲花一样灿烂夺目。 译文: 雷电交加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