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非吾已晚,白首尚他乡。
不入广文馆,宁要太守章。
宽忧应有物,却老信无方。
谩忆儿童岁,斑衣父母傍。

注释:

二月十三日初度,我二十岁。

知道我不是已经太晚了,白发还在他乡。

不入广文馆,宁可要太守的章。

宽慰忧愁应该有东西,却老信无方。

胡乱回忆儿童岁月,斑衣的父母身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二十岁时写给父亲的,表达的是他对父亲的敬爱和对父亲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决心。

“知非吾已晚,白首尚他乡。”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龄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望。他知道自己的年纪已经不再年轻,但仍然决定到远方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他的白头发象征着他已经度过了一生的时间,但他仍然选择在异地生活,这是一种坚韧的决心。

“不入广文馆,宁要太守章。”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教育和权力的渴望。他不愿意进入一个普通的学校,而是想要得到一个更高的位置,比如太守。这表明他对于权力和社会影响力有着强烈的需求,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命运。

“宽忧应有物,却老信无方。”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无奈和对时间的无力感。他认为,无论他有什么样的忧虑,都没有办法解决,因为时间无法停止,生命无法逆转。他对于生命的无常感到无奈,对于时间的流逝感到无力。

“谩忆儿童岁,斑衣父母傍。”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父母的思念和对童年的回忆。他在回忆起童年的时候,总是带着一种深深的怀念。他记得自己小时候穿着斑驳的衣服,坐在父母的旁边,这已经成为了他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