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琼
【解析】 此诗是写方氏兄弟的家风。首联写建溪春茶,用“洁”和“腥”作对比,写出了其质地之好。颔联以“百金字”和“双玉瓶”作比喻,赞美了他们不费百金而获得高官厚禄的本领。颈联描写家中饮茶的情状,表现了兄弟三人高雅不俗的品性。尾联则从侧面歌颂了他们的家风。 【答案】 ①方文敏惠二白瓶及新茶土铁 ②建溪春茶风露洁,赤城海错波涛腥。 ③老天不费百金字,远道忽来双玉瓶。 ④古井汲泉动夜月,高堂酌酒呼张星。
诗句解读 1. “一曲西湖罨画间”: “罨画”是古代的一种绘画技术,这里形容西湖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此句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致如同画卷一般展开。 2. “花时载酒正红颜”: 在花朵盛开的季节里,人们载着美酒,享受这美好的时光。这里的“红颜”指的是美丽的女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3. “邹枚上客团车盖”: 邹、枚都是古代的姓氏,可能是指某位身份尊贵的人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凤阳晚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愁闻杜宇还催客,老向钟离又过春。 注释:听到杜宇鸟的声音,让人感到时光的流逝;岁月匆匆,转眼间又是一个春天。 赏析:首两句以“愁”字开头,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春天到来的期待。杜宇鸟的叫声常常被用来表达离别的情绪,而这里的“催客”暗示了作者即将离开此地的心情。同时,“又过春”也暗示了时间的快速流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所作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马伯温即将远行的不舍之情和对他的美好祝愿。 下面是逐句释义: 第一句:“楼船椎鼓发江中,昨夜樯乌喜北风。” 注释:楼船(指战船)在江中擂响战鼓,昨晚船上的鸟雀因北风而欢鸣。 赏析:这一句描绘了出征前的紧张气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开始新旅程的期待。 第二句:“可惜春归还送客,何知别后已成翁。” 注释:“春归”指春天到来时
诗词原文: 乐全先生七十馀,乐全堂深花事初。 山中酒熟试留客,竹里日高时读书。 黄冠野服真自称,赤车驷马今何如。 相知还有惠施在,适意共观濠上鱼。 注释解释: - 乐全先生(指贝琼):贝琼字廷琚,一字阙,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元末领乡荐,年已四十八。战乱隐居,张士诚屡辟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国子助教,与张美和、聂铉并称“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国子监,教勋臣子弟。十一年致仕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贝琼的《次韵方文敏秋兴五首其四》。下面将逐句进行解释: 锦城春色醉芙蓉 - 锦城春色: 指的是锦城的春天景色,这里的"锦城"很可能指的是成都,因为成都历史上以繁华和美丽著称。 - 醉芙蓉: "芙蓉"通常指荷花,这里用来形容春天盛开的花朵,给人以美好、烂漫之感。"醉"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美景深深的沉醉与赞美,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中。 甲第楼台有几重 - 甲第:
【注释】 一秋:一年,一年的秋天。 淮南病客:作者的别号是“淮南病客”,所以称自己为淮南病客。 高卧:指高枕无忧,安心养病。 烛花清夜:指夜晚点烛时,烛光闪烁,像盛开的花朵一样。 东轩:即东斋,作者的书房。 风月:指自然景色。 新酒双行琥珀杯:指用两杯新酒,一盏是琥珀色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病中写给好友方文敏的。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他想象着柳条和梅花都催促着春天的到来
【注释】 (1)黄冠:道士的帽子,即道冠。野服:指道士的服装。逍遥:自在。七十:这里指年过七十。 (2)倾国:倾国倾城,形容女子美貌动人。楚妃:指楚国的美女妃子。端:竟然。 (3)商皓:指战国时楚国人宋玉,因《九辩》中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句,故称“悲秋”。 (4)田中云实:指稻穗。收双玉:指收获的粮食。树底风声:指树叶在微风吹拂下发出的沙沙声。厌一瓢:指饮尽一瓢水或一碗粥。
次韵方文敏秋兴五首 西湖一雨始知秋,水碧山明散客愁。 何日仙人留白石,当时宋祖战清流。 银河接地西南界,玉气通天日夜浮。 怀古登高无限意,暮云千里重回头。 注释: 1. 西湖一雨始知秋,水碧山明散客愁:在西湖下了一场雨后,我才意识到秋天已经来临了,湖水碧绿,山色清明,使得我这个四处漂泊的游子产生了忧愁之情。 2. 何日仙人留白石,当时宋祖战清流:何时能像仙人一样留在杭州的白石山上呢
青枫叶赤雨新霜,倦客栖栖自一方。 已愧公孙疏学术,浪传司马擅文章。 注释1:青枫叶赤雨新霜,形容秋日景色,诗人感慨时光流逝,感叹自己的漂泊无定。 注释2:倦客栖栖自一方,诗人自比为疲倦的旅人,独自在一个地方生活。 注释3:已愧公孙疏学术,诗人自愧没有像公孙弘那样的博学多才,只能以一技之长谋生。 注释4:浪传司马擅文章,诗人自嘲自己虽然有文采,但不如司马相如那样广为人知。 注释5:天寒老骥愁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