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谨
【注释】 梁台:即梁州,唐时称关中一带为梁州。六咏:指杜甫《秦州杂诗》中的六首诗。赤峰晴雪:唐代诗人王维有《观猎赤霞谷口》一诗,描写了打猎的情景,后被人们称为“赤峰晴雪”。这首诗就是以打猎的景色来比喻当时的政治形势。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史诗,借写景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担忧与忧虑。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但在这美丽的画面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忧虑和不安。
梁台六咏赤峰晴雪 一堤烟柳集昏鸦,两两渔舟渡浅沙。 短笛自吹无调曲,暗惊栖雁入芦花。 注释: 梁台六咏:指唐代诗人李贺所作的《南园十三诗》。梁台:泛指高楼。六咏:指其中的《梁台》和《南园》。赤峰晴雪:形容天空晴朗,阳光照耀下的雪花晶莹夺目。一堤烟柳:形容柳树枝条在微风中摇曳,如同烟雾般飘渺。集昏鸦:聚集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两两渔舟:形容渔夫们划着两只渔船,相互对望。渡浅沙:渡过浅浅的沙滩
掬月轩 - 诗词原文: 阑外芳塘半亩宽,波心月上涌金盘。酒醒盥漱天光里,捧得银蟾掌上看。 - 译文: 在庭院的外面,有一个大约半亩大的芬芳池塘。池塘的水面上月光如涌,仿佛是月亮倒挂在金盘子上一般。当我酒后醒来,在明亮的天光下洗手和漱口。我捧着月亮,把它放在掌心观看。 - 注释: - 阑外:指的是庭院之外,通常指室外。 - 芳塘:美丽的池塘,泛指水面。 - 半亩宽:面积大约半亩大小。 -
【注释】 梁台六咏赤峰晴雪:梁代诗人萧纲(字伯易),曾作《登江陵宾航亭有诗》,其中有“梁台四望通,云霞万里明。日映碧山色,风动白水声”句,后人因以“梁台”为题,泛指登览之景。此处借以点出诗人的登临之地。 粼粼浅碧露滜沙:粼粼,形容水中或月光下波纹的样子。滜,同“涟”,“浅碧”即水色。 两岸枫林接断霞:两岸,指江中两岸。枫林,指岸边树木,多在秋天落叶。断霞,形容晚霞的残红。 数点征鸿云际落:点
梁台六咏赤峰晴雪 草暗颓垣似断峰,孤村遥带夕阳舂。 无边烟树重重合,多少人家紫翠中。 注释: - 草暗:草丛昏暗,形容荒凉。 - 颓垣:倒塌的墙壁。 - 断峰:山峰断裂,形容山势险峻。 - 孤村:孤独的村庄。 - 遥遥:遥远的样子。 - 夕舂:夕阳下的打谷声。 - 烟树:烟雾缭绕的树木。 - 重重合:层层相叠。 - 紫翠中:紫色和翠绿色的中间,指深绿色。 赏析: 这首诗是梁代诗人萧纲的作品
【注释】金陵:今南京,古称金陵。杜红蘅碧:杜牧的《赠别》诗有“杜曲黄昏雨,红阑暮色春。”句,蘅指香草,蘅芷也;碧指碧草。 【赏析】此诗首句写送别之地和送别的时间,次句写送别之地与送别之时,末句是诗人对朋友的忠告。全诗语言平易,情意真切,不事雕琢,自然流畅,体现了白居易诗歌朴实无华的特色
诗句原文 映水芙蓉簇绛霞,水边开宴坐临花。 秋娘老去风流尽,系臂犹悬一缕纱。 译文 水面上的荷花如同红色的霞光般绚烂,水边的宴会上,我端坐在花丛之中,享受着宁静的时光。然而,随着岁月的流转,美丽的女子也逐渐失去了曾经的风采与魅力,她的衣襟上依然挂着那缕轻纱,仿佛在诉说着她的哀愁与无奈。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风景和感慨人生变迁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
【解析】 此诗是咏梁台六咏赤峰晴雪。首联写日出,点明时间、地点;颔联写日出之景,“色露微霞”写太阳出来后,云散天晴,“尚凝”写太阳出来时,云朵还挂在天空中没有散去;颈联由日出而想到谢安的高卧之处,写谢安高卧的地方有石床有萝磴,层层叠叠;尾联以谢安自比。全诗语言平实,却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答案】 (1)首联写诗人看到赤峰晴雪的景色:日出的时候,山峰上的云已经散开了,太阳出来了,天也晴了
注释:鲥鱼(sini fish,也称为三刀鱼或马鲛)和赤鲩(一种红色的鲤鱼)在水里游动,仿佛成了一群。它们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游来游去,聚集在藻类生长的地方休息。 随着季节的到来,这些鱼却留不住时间,只能任凭雷雨来临,跟随大禹的龙门跃过龙门,进入龙门之后就是大海了。 赏析: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鲥鱼和赤鲩在水里的生活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生命力以及人生哲理的思考
【注释】 羸(léi):瘦弱。度:通过。鸟道:指险峻的山路,也形容道路险恶。阮生:指阮籍。恸哭:悲痛地痛哭。 【赏析】 此诗写一位诗人登山观景,抒发人生感慨。“雪山关”即华山,在今陕西华阴县南。诗人登上华山后,面对险峻的山峦,不由想起阮籍曾在这里恸哭的事,从而联想到自己前途茫茫,前程还会遇到万重山阻。 首句“羸骖忆度雪山关”,意思是说,瘦弱的马儿还记得当年走过华山时的情景。这里以马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