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谨
送程原道 一剑东还旧路微,寸心遥逐五云飞。 只缘霄汉沾恩久,转觉烟霞入梦稀。 蜀道猿声随去骑,关河秋色上征衣。 悬知别后怀君处,吟倚层楼送夕晖。 注释: 1. 一剑东还旧路微:指程原道携带一剑回到了他熟悉的故乡。 2. 寸心遥逐五云飞:形容自己的心情仿佛随着五色祥云飘向远方。 3. 只缘霄汉沾恩久:只是因为长久以来受到皇帝的恩泽。 4. 转觉烟霞入梦稀:反而觉得梦中的烟霞变得稀少起来。 5.
注释: - 一室为舟绝五阴,白云如水绕阑深。 禅舫是船,船在禅中。禅是船,船是禅。 - 暗超彼岸元非楫,静载真空即是心。 通过禅宗的修行可以达到彼岸。 - 钵吐龙光疑蜃气,风传梵呗作潮音。 佛钵吐出的光明如同龙的光一样,使人联想到海市蜃楼的景象;梵呗的声音如同潮声,让人感受到宁静和和谐。 - 我来只拟曹溪路,笑指青山问宝林。 我来到这里,只是为了寻找通往曹溪的道路。 赏析:
【解析】 (1)远别金台:指离开京城(长安)。金台,这里借指京城。百蛮:泛指各地少数民族。五岭:指南岭、越城等山脉。千山:指岭南群山。 译文:你从京城告别了百蛮之地,经过险峻的五岭更登高山。 (2)马援:东汉名将,曾为交趾太守。铜柱:汉武帝在南方边境立有铜柱,以镇南疆(今广西一带)。 译文:要陪马援立下战功题写铜柱,我怎肯像班超一样厌倦玉门关的艰苦! (3)荔子:荔枝。枝头鹦鹉绿:荔枝成熟时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篇注释与译文: - 绕屋长松数里深,楼船载雨忆登临。 - 诗句释义:整座宅院周围环绕着几里长的松树,我常常乘坐楼船在细雨中登临高处。 - 译文:整座宅院周围环绕着几里长的松树,我总是乘坐楼船在细雨中登临高处。 - 钱塘水阔吞鲸海,天目山高冠虎林。 - 诗句释义:钱塘江水宽阔如同吞下一头鲸鱼般浩渺,天目山高耸入云顶冠群峰如虎。 - 译文
【解析】 本诗为作者登览胜楼观景而作。第一句点明题中“览胜”二字,“青海头”是诗人的游兴所在,也是他向往的地方。第二联写楼高,以极言楼之高耸;三、四两句写楼远,以极言楼之遥远;五、六句写楼近,以极言楼之接近天边。最后两句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 【答案】 ①“览胜”:欣赏风景。②“武孟”:指作者友人。③“昆仑”:山名,在今中国青海省。④“三岛”:即“瀛洲”。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位于海中。⑤“十洲”
宿洞庭庙 山势如龙入洞庭,仙人楼阁倚青冥。 钟声缥缈连三界,云气苍茫护六丁。 蝴蝶梦回山月晓,鲤鱼风起浪花腥。 无因得受还丹术,自把长镵采茯苓。 注释: 1. 山势如龙入洞庭:形容洞庭湖的山峰像一条巨龙一样蜿蜒曲折,深入湖中。 2. 仙人楼阁倚青冥:描述庙宇中的神仙居住之处,高耸而神秘。 3. 钟声缥缈连三界:钟声在空气中飘渺不定,仿佛连通了天界、人间和地府。 4. 云气苍茫护六丁:云气弥漫
【译文】 冶城山对着月亮,松露挂在枝头像串串明珠。长空万里没有纤尘,只有一轮明月高挂。 没有听到萧史吹笙的歌声,却先看到嫦娥送月而来。老鹤随着天籁梦醒,野猿在楚云中哀鸣。 此时得以与陶弘景相会,共同驭风驾云升到九重天之外。 【注释】 1. 冶城山:指冶城山上的月色。 2. 珠滴紫苔:指松露像珠宝一样滴落下来,落在青苔之上。 3. 长空:指天空。 4. 绝纤埃:没有一丝尘埃。 5. 萧史
蜀山道中 塞上秋光向晚多,无边胜槩入吟哦。 太行旧畏羊肠险,驿路今从鸟道过。 眼底故人无鲍叔,军中诸将有廉颇。 羁愁忽共云烟集,几处猿声出薜萝。 注释: 1. 蜀山道中:指在蜀地的山路上行走。蜀山,指的是四川一带的山脉。 2. 塞上:指的是边塞地区,即现在的甘肃、青海等地。塞,指边塞、边疆地区。 3. 秋光向晚多:秋天的阳光已经偏西,时间已晚。 4. 胜槩(kuò):指美好的景色或风景。 5.
【解析】 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雁”“棹”的写法,“清平卫”是地名,注意关键字的积累。 【答案】 ①雁阵带秋声飞出边塞;②江滨荻花似雪般飘飞(或
诗句释义 1 落日半楼明:这句描述的是夕阳映照在半楼之上,光芒四射,景象辉煌。 2. 琳宫事事清:琳宫指的是神仙居住之地,事事清则表示这里的一切事物都显得非常清新宁静。 3. 山横万古色:山脉横亘,历经万年依旧保持着其原始的风貌。 4. 鹤带九皋声:鹤鸣之声仿佛来自遥远的九皋(古代对深山的一种称呼),增添了一份神秘和幽远之感。 5. 易作神仙侣:容易成为神仙的朋友或伴侣。 6. 难忘父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