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葵
【注释】 江行:泛指江上航行。船坐:坐在船上。万顷:形容宽广无边。春:一作“清”。一壶桑落:指酒,一壶为量词,桑落即桑叶初落,比喻新酒。未醺人:还未让人醉。前头道路知多少:前面的道路有多少,不知其详。只趁平流便是津:只有顺着水流走,才能到达渡口。津,渡口。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行情景的小诗,写舟中人乘船顺水而下,一路畅快,不觉日暮,到了江边。全诗以简洁的笔墨,写出了江行之快
再呈白沙 最好江门恨到迟,欲招渔父借蓑衣。 狂生醉里春如许,一任随花傍柳归。 注释:最好江门恨到迟,想要找渔夫借一件蓑衣。在狂放不羁的酒意中,春天是如此的美好,我任由自己随着花儿和柳树一起回家。 赏析:这首诗是苏葵的一首《再呈白沙·最好江门恨到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生活的热爱之情。诗人在最美好的时刻,却感到遗憾,因为心中有着无尽的恨事,所以想要找一个渔夫借用蓑衣,以摆脱这些烦恼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腊尽风和想浴沂,沧溟聊浣旧尘衣:腊尽时,风和日丽,我渴望沐浴在沂水之中,用沧溟之水洗涤身上的尘埃。 2. 投壶莫问输多少,愿博江门一醉归:不要在乎投壶的结果,只希望在江门能够痛快地喝上一杯,以此作为回家的路费。 3. 赏析: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渴望远离尘世的纷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注释】 1. 歌风台:即歌风台观,汉时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南有歌风台,相传是秦始皇作此诗处。 2. 强:强大。 3. 韩、彭:指韩信、彭越,都是西汉初年的开国功臣。 4. 一段歌风意:指《大风》这首诗的意境。 5. 良弓鸟尽藏:喻指贤才被埋没。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人借咏史,抒发自己对功成名遂而遭贬的萧何、韩信等功臣的惋惜之情。 首句“收拾山河火德强”,言其功盖天下而得志。“火德”
芙蓉:荷花。 孤鹜(wù):野鸭。 秋花倒影杂波光:荷花在秋天开花,荷叶倒映在水中。 惊破孤凫梦觉长:惊醒了正在梦中的孤鹜。 露下碧梧针线冷:清晨露水打湿了碧绿的梧桐树枝。 玉人何处绣鸳鸯:美丽的女子在哪里绣着鸳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的首句“秋花倒影杂波光”描绘了秋天荷花盛开的景象,荷花在水面上倒映出美丽的倒影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题画雪梅”,这是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然后结合注释和全诗理解诗意,最后根据题干的提示“分析诗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进行总结作答。注意要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题干:题画雪梅 曾值孤山夜雪时,小桥流水玉龙飞。 凭谁寄语陈参政,莫道缁尘染素衣。 【译文】 我曾在孤山上观赏过夜晚的雪景
【注释】 攎:拾取。逐鹿:古代传说,尧要传位于舜,因四岳举荐,以天下让于虞舜,遂有“尧让天下于舜”的传说,后来也指帝王争夺帝位。帷幄:帐幕,这里指军师或谋士。 不待:不必等到。弓藏:比喻君主得势时亲近宠臣,失势后疏远弃置。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中借古讽今,借张良之死,来抒发作者对统治者的讽刺和感慨。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有其深刻含义。首句“谁攎逐鹿奇”,言谁人能像张良一样
【注释】: 1. 朝市:指繁华的都市。 2. 邯郸枕:典出《列子·周穆王》,赵襄子梦见自己骑在一条龙上,龙载着他飞上了天,然后他又掉到地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虫,他坐在这个大虫的头里睡觉,这只虫又变成马,马又变成人。最后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还躺在自己的床上。后以“邯郸梦”比喻虚幻的梦境。 3. 罗浮山:山名,在今广东省博罗县东南。 4。闲居:隐居。 5. 赏析: 首句说
诗句大意: 桃花盛开在溪流边,随着流水飘落,如同春天的舞者。我不像花儿那样随水漂泊,看花的次数多了,反而更害羞。 赏析: 此诗以桃花作为主要意象,描绘了一种美丽的自然景象,同时借桃花的开放和凋零来表达作者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几树桃花临水头,落花犹逐水东流" 这句诗通过“几树桃花”和“落花”两个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桃花的美丽与易逝,同时传达出一种对美好时光无法把握的无奈和惆怅。"妾身不似花随水
金乌东上复西低, 画梁夜夜燕双栖。 檀郎素有恶心性, 谁更郎前唱大堤。 注释翻译: - 太阳的运行轨迹在东方升起又在西方落下, - 夜晚时,燕子会在屋梁上双双栖息。 - 那位名叫檀郎的人性情本就多疑, - 又有谁能在他之前唱起那首著名的《大堤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温馨的夜晚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家居生活图景。诗中以太阳的升落作为时间的标志,营造出一种时光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