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葵
【注释】 何处秋风夜独长:何处,何处?秋风,指秋天。孤雁宿寒塘:孤雁,孤独的雁;寒塘,冷清的水塘。数尽残更绣被凉:数尽,点数到尽头;残更,指深夜的更声;绣被,用彩色丝织品做成的被子。 译文: 哪里是秋风啊,它使我一个人在夜里久久难以入眠,只看见孤雁和寒塘中的一只野鸭相伴而眠。谁能知道,在这深秋之夜,我也有深深的愁恨呢?我对着残灯,数到半夜,才把那被绣花的被子盖好,感到一阵阵凉意。 赏析:
注释:世事茫茫,醉梦昏然,如同东皋三月的杖藜痕迹。床头放着元公的赋文,寄来谢意,不要像承蜩一样,飞不过门限。 赏析:这首七绝是作者自题其诗集《东拙卷》时所写。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对诗歌创作的感慨。他感叹世事茫茫,如同醉梦一般,而自己却无法摆脱这种状态;他感叹生活艰辛,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寄托自己的情怀。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元稹的敬仰之情
红尘飞不到边头,远近楼台一鉴浮。 谁把西湖比西子,水光山色尚含羞。 注释:红尘无法到达边界,远处的楼台倒映在湖面上,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谁把西湖比作西施?湖面的水光山色仿佛还带着一丝羞涩。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美丽景色,赞美了她如同西施般的美丽与迷人。首句“红尘飞不到边头”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西湖的宁静与美丽,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芙蓉孤鹜(qí fú gū wù) 翅短林塘梦却安,红蕖倒影碧波寒。 王孙已识能言意,料得重来不敢弹。 注释: 1. 翼短:翅膀短小。 2. 林塘:指池塘边的树林和水塘。 3. 知:了解、知道。 4. 王孙:贵族子弟。 5. 碧波寒:碧绿的水波显得寒冷。 6. 料得:预料得到。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只孤鹜在池塘边的景象。首句“翅短林塘梦却安”描绘了这只孤鹜的翅膀短小,无法飞翔,只能在林塘边徘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诗歌鉴赏的常见题型,答题时注意要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 (1) 题干是“题山水图”,这是一首题画诗,所以第一句就是描绘了画卷中的景象。“山外青山云外云”一句是描写画中的景物,意思是画里的远山与近山连绵不绝,而云雾缭绕
【注释】 竹鸡:指杜鹃。 征戍:出征。辽西:即辽东,今辽宁一带。 识破:知道。 昏明:指日出和日落,借指白天和黑夜。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1038年(宋景祐元年)任成都知县时所作的一首咏物七律。首联描写了作者在风雨潇潇中听到杜鹃声,引起对远方征戍者的怀念之情;颔颈两联则通过“虽知唤醒闺人梦”一句,表达了对远行亲人的牵挂,以及自己与他们之间难以逾越的时空距离。全诗情感真挚、深沉
游西湖三首 其三 原文 败荷残柳月婵娟,秋意萧条景尚妍。 欲向此中留木屐,一囊未办买山钱。 注释 ① 败荷残柳:指残破的荷叶和垂柳。 ② 月婵娟:月亮明亮如玉盘。 ③ 秋意萧条:秋天的景象显得萧瑟、凄凉。 ④ 景尚妍:景色依然美丽。 ⑤ 一囊未办买山钱:意思是说口袋里的钱不够,无法买山(即购买一处山林)。 译文 败落的荷叶和凋零的柳树映衬着明亮的月光,秋天的景色虽然萧瑟但美景依旧
第一句“匣中宝镜不生尘”,用“宝镜”比喻自己的清白之心。第二句“天外秋云合复分”借用了“秋云”来比喻自己的心情,既期待又忧虑。第三句“自信妾心如宝镜,只愁郎意似秋云”则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赏析:这首诗以“宝镜”和“秋云”作为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心境。她相信自己的心如同宝镜一样纯洁无暇,但却担心爱人的心思如同变幻莫测的秋云,难以捉摸。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注释:为君薰衣香未除,这句意思是为了你,我熏了衣香。 别君千里望君书,这句意思是与你分别后在千里之外,期盼你的来信。 梦回晓起占灵鹊,这句意思是梦中惊醒时,我起来占卜喜鹊,希望它预示着我的丈夫能早日归来。 亲自磨刀烹鲤鱼,这句意思是我亲自磨刀准备做鱼,希望能得到你的消息。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一位妻子对远在他乡的丈夫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如焚香、写信、做梦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全诗共八句,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太山不伦阜,良玉不杂珷。” 注释:泰山(即太行山)巍峨壮丽,而玉石却并不混杂。 赏析:这里以泰山和玉石为比喻,赞美了刘仁仲的人品和才华,如同泰山一般高大,玉石一般纯洁。 2. “英豪志干云,驰骤尽今古。” 注释:英俊豪放的人志向高远,驰骋于天地之间,历经古今变迁。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