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升
【注释】 八闽:指福建。闽中:福建中部地区。 一半海侵城:一半是海水入侵城墙,一半是海水淹没城墙。 万里波涛一叶轻:海上的波浪万里滔滔,而船只是像一片树叶那样轻轻飘荡。 边塞中原今莫问:现在边塞、中原已经不重要了。 鹧鸪声里送君行:在鹧鸪鸟声中送你出发。 【赏析】 此诗首联写景,颔联写思乡,颈联转笔抒情,末联送别。全诗情韵悠扬,意境高远。 起句“八闽一半海侵城”一句,以大海为背景
注释: 1. 也为无车出每迟,蒯缑何处合雄雌。 - “蒯缑”:古代的剑鞘,这里用来形容剑。 2. 闽中公子深相忆,珠履行行蹑武夷。 3.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送别谭说剑时的情景,以及他对谭说剑的深深思念和对武夷山的美景的赞美。首联直接点明“送”,表明这是一首送别诗。颔联“蒯缑何处合雄雌”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武夷山风光的赞美之情。颈联“闽中公子深相忆”
注释 闻雁 闻雁:听说大雁。 城南:指京城长安南面。 声:鸣叫声。 朔风:北方吹来的寒风。 尽:极,非常。 凄清:形容声音的凄凉,也形容景色的凄凉。 悬知:料想。 万里:指距离很远。 阙河:皇宫前的护城河。 方塘:四方形的水塘。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大雁在秋风中飞翔的诗,诗人通过描写大雁的飞行和鸣叫,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句“闻雁”,点明主题
题故园龙眼树 故园龙眼实初垂,三径荒芜鸟雀欺。 借问交亲情几许,风前消息荔奴知。 注释: 1. 故园:作者的故乡。龙眼:一种热带水果,又称“荔枝”,果实可食用,也可酿酒或制作成干果。 2. 三径:指庭院小路,也泛指家园。 3. 荒芜:荒废,无人管理。 4. 交亲:朋友。 5. 荔奴:荔枝的一种,这里指代荔枝。 赏析: 此诗是诗人怀念故乡之作。首句点明题意,即故乡的龙眼树已经成熟,果实累累
这首诗是李白写给他的友人周四的,表达了他对周四深深的思念之情。 "闽越烟波未阻修",闽越指的是福建地区,烟波未阻修意指闽越地区的山水美景依然如故,未被外界干扰。这里的关键词有"闽越"、"烟波"、"未阻修"。 "春宫歌舞倚钩辀",春宫歌舞指的是春天里的宫廷音乐舞蹈,倚钩辀意指在华丽的宫廷里歌舞升平。这里的关键词有"春宫"、"歌舞"、"倚钩辀"。 "遥知高宴鹏山上",鹏山指的是传说中的蓬莱山
赏析 《上元夜不得傅二同席》是陈子升在明末清初所作,以春夜的灯火阑珊和孤独的情感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遗憾。诗中“春灯合形影,却被春灯隔”描绘了节日夜晚灯火通明的景象,但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而“今夜烛光残,绝缨何处客”则进一步展现了这种孤独感。陈子升用简洁的语言,将内心的孤独、思念和期待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
诗句释义: 屋后藏深竹,情知欲避人。钓鱼向东海,难折一竿春。 译文: 屋后藏着深深的竹林,知道有人想要躲避我。我在东海钓鱼,却难以折断一根钓竿。 注释: 1. 屋后:指诗人居住的地方。 2. 藏深竹:指诗人居住在深山之中,与世隔绝。 3. 情知:知道。 4. 欲避人:想要躲避别人。 5. 钓鱼向东海:形容诗人在东海之滨钓鱼,象征着他的志向和追求。 6. 难折一竿春:形容诗人的志向坚定
注释: 马蹄清夜月:马蹄在清冷的夜里踏碎了月光。 人影玉楼春:月光下,人影如同玉楼中的倩影。 朝来池水皱:早晨,看到池塘的水波因微风泛起了皱纹。 定有赋风臣:这应该是一位赋诗于风的文人,因为只有他,才会有这样的才情和气魄。 赏析: 这首诗以"马蹄清夜月"开篇,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马蹄踏碎月光,月光洒满大地,给人一种静谧、祥和的感觉。接着,诗人用"人影玉楼春"进一步描绘了夜景的美丽。月光下
注释:庄蹻滇南路不迷,指代的是汉武帝派遣的将领庄蹻平定了西南夷。相如拥传汉宫西,指的是汉武帝时期,李广利出使西域,带回了许多奇珍异宝,被汉武帝封为“贰师将军”。而今帝业驱铜马,指现在的汉武帝刘彻,他率领军队打败了匈奴,收复了河套地区。莫遣儒生辨碧鸡,意思是不要让那些只会说大话、没有实际行动的儒生来辨别这些宝物的真假。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汉武帝时期边疆战争胜利的场景
下面是对《长门怨》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 诗句翻译: 1. “毾㲪铺淡色,屈戍动虚声。” 这句诗描绘的是空旷之地,用“毾㲪”来形容其宁静,而“屈戍”则暗示着遥远或空寂。声音在这里被描述为“动虚声”,传达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 2. “不是君恩重,谁堪问长卿。” 这里通过对比“君恩重”和“长卿”(司马相如,汉代著名文学家)的处境,表达了诗人对于不被重视、孤独无助的感慨。司马相如是汉代著名的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