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升
何人操不律,种就此林于。 不异琅玕色,犹然篆隶书。 纸光依本质,壁影荫吾庐。 总觉非时尚,高贤来伴余。 注释: - 何人操不律:什么人能够掌握不规范的书法? - 种就此林于:在这里种下一片竹林。 - 不异琅玕色:与琅玕(一种美玉)的颜色没有什么不同。 - 犹然篆隶书:仍然像篆书和隶书。 - 纸光依本质:纸张上的文字就像竹子的本质一样自然、朴素。 - 壁影荫吾庐:墙壁的影子在屋檐下遮蔽着我的小屋
诗句输出: 荒涂纡逸轨,抗手问轩辕。独有玉书要,空留金阙恩。韬精竹叶酒,散发扶桑暾。客自罗浮至,应知羽士魂。 译文注释: 《同循州车世之咏一长命人得轩辕集》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长命之人的祝愿和对生命意义的探讨。这首诗通过提问、感叹和想象等手法,展现了作者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诗人以“荒涂纡逸轨”开篇
以下是诗句、译文和注释的逐句解析: 1. 无限秋天色,偏于秋水多 - 原文:无限秋天色,偏于秋水多。 - 注释:无尽的秋天景色,尤其集中于秋水之中。 - 赏析: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赞美,突出了秋水的意境,给人以深远的视觉印象。 2. 风高太液雁,月满洞庭波 - 原文:风高太液雁,月满洞庭波。 - 注释:风势高强,使得太液池中的大雁惊起;月光映照在洞庭湖上,波光粼粼。 -
注释: 昔有吴都督,英豪动海陬。 赠人挥万镒,教妓舞纯钩。 小队临花坞,高朋对画楼。 邀予未曾往,书此报杨侯。 译文: 昔日有个吴地的都督,英雄豪杰惊动四方。 赠人挥万镒,教妓舞纯钩。 小队临花坞,高朋对画楼。 邀予未曾往,书此报杨侯。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都督英豪风采的诗。首句“昔有吴都督”,直接点明了主题。次句“英豪动海陬”,描绘了都督英勇善战、威震四海的形象。第三句“赠人挥万镒”
唐倩明,藜之潮州谒宋太守索予赠诗 唐勒游何事?东寻宋大夫。 披云看揭岭,乘月过丰湖。 生计愁鹏徙,归期约鲤趋。 丈人何足赖,八口向人糊。 【注释】 唐倩明:诗人姓名不详。藜(lí):草本植物,叶可喂蚕。潮州:今广东潮安。宋太守:指宋伯仁,曾任潮州知州。何事:做什么事。东寻宋大夫:向东追寻宋伯仁。披云:穿云。揭岭:揭阳县的岭。乘月:乘着月光。生计:生活。鹏徙:鸟迁徙。约鲤趋:约请鲤鱼游。丈人
【注释】 ①东皇:指天帝。 ②露马:指在马背上的行囊。 ③飙车:指快马疾驶。 ④元始:指道教传说中的太上老君。 ⑤玉函光:指道家炼丹用的玉盒中发出的奇异光泽,也指道家修炼中的灵药。 ⑥归路:指从道院回家的路。 ⑦中峰:指道院所在地。 ⑧炼:炼化、提炼。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访道士道院后归途遇雨时,向同游林李二子的诗作。诗的前四句写诗人到访道士道院的情景,后四句写诗人归途中所遇。
【解析】 本诗首联“落落向春城,欣欣出郭行”写诗人来到郊外,心情愉悦。颔联“生烟林薄色,细水石桥声”写诗人在郊外漫步时看到的景象。颈联“菜甲塘边摘,秧船草际撑”写诗人在郊外劳作的场景。尾联“闲心亦何望,归去学躬耕”表达作者想要归隐的志向。 “西畴早春”是这首诗的第一句,点明时间,交代了地点。“落落向春城,欣欣出郭行”,这是对春天景象的描绘,也是对诗人心境的描写。 “生烟”即草木茂盛的意思
【注释】 绿茉莉:一种名贵的花卉,又名木犀。 茉莉白可摘,崖州殊不然:采摘茉莉花是很容易的事,但产于崖州的茉莉花却不同。 鸭江来细雨,蕉叶漏诸天:从鸭江边传来细雨,蕉叶间透出阳光。 蜀客绮相对,石家珠可怜:蜀地来的客人用华丽的锦缎相赠,而石家则以珍珠馈送。 谁曾簪雪鬓,传到素馨田:谁曾将白雪般的头发插在头上,而将它带到田间。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与朋友相聚时赏花、赋诗的情景
诗句释义 1 落落千秋赏,此生殊可怜。 注释:形容自己孤独而寂寞,感叹一生的不幸和艰难。 2. 闲云过白眼,流水切朱弦。 注释:形容自己的心境,像闲云飘过眼帘,如流水穿过琴弦,平静而深远。 3. 物态久相轧,文心终自宣。 注释:形容自己对世事的深刻理解和思考,以及内心的情感和想法。 4. 可能如脉望,食字得神仙。 注释:形容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现象,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如同得到了仙人的指引。 译文
访丹霞先生 屏居不肯出,便老即迷邦。 渔艇独知汉,鹿门原姓庞。 白云侵隐几,雕虎过吟窗。 问我从何至,一樽浮越江。 注释: 访:拜访。 屏居:隐居。 不肯出:不愿外出。 便老:已经老了。便:就。迷邦:迷失方向的地方。 渔艇:渔船。独知:只有知道。汉:这里指代诗人自己的家乡。 鹿门:即鹿门山,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 原姓庞:原本姓庞。 白云侵隐几:云彩遮住了隐者的几案。 雕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