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勒游何事,东寻宋大夫。
披云看揭岭,乘月过丰湖。
生计愁鹏徙,归期约鲤趋。
丈人何足赖,八口向人糊。

唐倩明,藜之潮州谒宋太守索予赠诗

唐勒游何事?东寻宋大夫。

披云看揭岭,乘月过丰湖。

生计愁鹏徙,归期约鲤趋。

丈人何足赖,八口向人糊。

【注释】 唐倩明:诗人姓名不详。藜(lí):草本植物,叶可喂蚕。潮州:今广东潮安。宋太守:指宋伯仁,曾任潮州知州。何事:做什么事。东寻宋大夫:向东追寻宋伯仁。披云:穿云。揭岭:揭阳县的岭。乘月:乘着月光。生计:生活。鹏徙:鸟迁徙。约鲤趋:约请鲤鱼游。丈人:对别人的尊称,这里指宋伯仁。何足赖:有什么值得依靠的。八口:指全家八口,包括妻子、儿女等。向人糊:给别人做饭吃。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潮州拜访太守宋伯仁时所作,写自己游历的目的,以及与宋太守的交往情况。

首联“唐勒游何事?东寻宋大夫。”点出此行目的是游山访古,以抒怀古之情。唐勒为汉代辞赋家,《文选》有《唐公子赋》。“何事”即为何事而来。“东寻”即到东边去探访。“宋大夫”指宋代的知州宋伯仁。此句意谓唐倩明因慕宋伯仁而来到潮州,欲与之交游并作诗相赠。

颔联“披云看揭岭,乘月过丰湖。”描绘了诗人游山赏景的情景。揭岭,揭阳县的岭。丰湖即丰阳湖,又名丰泽湖,在揭阳市区东北,为韩江支流之一。“披云”、“乘月”,皆写登山望月之情景。这两句写出了作者游览的兴致和心情。

颈联“生计愁鹏徙,归期约鲤趋。”是说生活贫困,像大雁一样迁徙;归期难定,像鲤鱼一样游动不定。“生计愁鹏徙”比喻生活困苦,像大雁一样迁徙。“归期”指归期未定,难以预料。《论语·子罕》:“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庄子·秋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孟子·离娄下》:“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后汉书·冯异传》:“异曰:‘丈夫处世,当带金佩紫,列爵上侯,安能久事贫穷乎!’”杜甫有《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归期犹逾期,况乃秋九月!”这两句表明作者因家境贫困,无法维持生活,又因生活窘迫,不能如期归来,只好把归期的希望寄托在朋友身上了。

尾联“丈人何足赖,八口向人糊。”意为岳父大人有什么值得依赖的?全家八口都要给别人做饭吃。“丈人”指岳父。“何足赖”即有何值得依靠的?“八口”即八个子女。“向人糊”,意思是给人家做饭。杜甫有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堂前扑枣任西邻,咫尺江山上北门。营卫衣冠各趁得,投闲置废太仓粟。”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岳父的抱怨和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