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雍
登郊访友趁公馀,两袖东风信所如。 却恐行车怯泥泞,长须先致一缄书。 诗句释义与译文 “登郊访友趁公馀,两袖东风信所如。”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空闲之余前往郊外拜访朋友的情景。"登郊"指的是外出到郊外,"访友"则表示去拜访朋友,而"趁公馀"表明是在公休之余的闲暇时间进行的。"两袖东风"可能意味着春风拂面,带来舒适的感觉,"信所如"则表示一切顺心如意,没有障碍。 “却恐行车怯泥泞
诗句:南床叨接夏侯茵,待漏频年笑语亲。 译文:在朝堂上我有幸接近夏侯茵,多年来我们相互间总是充满欢笑和亲切的话语。 赏析:这首诗是韩雍对与夏侯茵的深厚关系的一种描述。诗中通过“南床”、“待漏”等词,表达了自己在朝廷中的忙碌和辛劳。而“笑语亲”则描绘了他们之间的亲密无间。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与夏侯茵的友情,也展示了他们在朝堂上的合作与默契
注释: 紫霞杯里的琼浆,是我用来注药的;一夜之间就把药吞下,感觉非常良好。我的身体逐渐康复,我要去拜见叔子,求教他的神方。 赏析: 此首诗以“谢陈少卿惠药”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悠远。首句“紫霞杯里注琼浆”,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诗人在饮酒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药物的神奇功效,因此才将药咽下去。第二句“一夕才吞药味良”,进一步强调了药物的功效
霏霏𩆍雨正愁人,忽见中天散积阴。 寄语城南罗孝子,肩舆将到草堂深。 此诗是韩雍对友人罗宪副的再次答谢之作。首句“霏霏𩆍雨正愁人”,描绘了春雨绵绵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因雨水而引发的忧愁情绪。第二句“忽见中天散积阴”则突然转笔,描绘出云开雾散的壮丽景色,暗示着希望与挑战并行的现实。第三句“寄语城南罗孝子”中的“罗孝子”,即罗宪副,通过这句诗,诗人以书信的方式向对方传达自己的问候和期望
阴云风扫净无馀,春满江山画不如。 第一楼头闲引望,乾坤万里混车书。 注释:乌云被风吹散,天空变得清澈明亮,春天的气息弥漫在江两岸,景色比任何画作都要美丽。站在第一楼的最高点,放眼望去,天地之间广阔无垠,仿佛整个世界都融为一体,共同书写着一部伟大的历史。 赏析:此诗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丽风光,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首句“阴云风扫净无馀”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天气转晴的场景
久羡君才最绝人,宦游随处有棠阴。 于今莫叹遭逢晚,海内苍生属望深。 此诗是韩雍在回应罗宪副的六首诗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 诗句翻译: 1. 长久以来,我羡慕你才华横溢,无与伦比。 2. 你的仕途顺遂,到处都有美好的荫凉。 3. 现在不要叹息自己的遭遇晚了,因为全国的百姓都对你寄予厚望。 - 关键词注释: - “久羡”:表示长时间的羡慕。 -
【注释】 感春:感伤春天的来临。 柳条绿绿:柳树的枝条翠绿,形容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 梅初叶:梅花刚刚长出了叶子。 麦陇青菜花:麦田里的青色油菜花已经开放。 乡园又将半:家乡又过了一半时间。乡园,即故乡。 东风吹恨满天涯:东风在吹拂着,带着我的哀伤弥漫到天涯海角,恨意无边。 【赏析】 《感春》是一首七绝诗。首句写柳条发枝绿叶,次句写早发新梢、早开新花的麦田,第三句点明“感春”
注释: 不访相知半载馀,终堂情绪近何如。 应知读礼今将遍,邺架相资一卷书。 谢南昌罗宪副篪惠春盘酬文山集。 谢南昌:指江西南昌的罗宪副,即罗宪,字子谟。 不访:未拜访。 相知:相识,了解。 半载:一、二个月。 终堂:到厅堂。这里借指入仕为官。 情绪:心情。 近何如:怎么样。近,接近。 应知:应当知道。 读礼:遵循礼节。 今将:现在将要。 遍:全。 邺架:指书架。 邺:古地名,在今河北临漳县西。
仲素家声庆有馀,遥遥华胄信无如。 青年擢第司风纪,多少勋劳汗简书。 译文: 仲素家族的名声和荣誉是如此之丰富,远远超越其他高贵的家族,无法比拟。年轻的他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负责管理风纪,为国家做出了许多贡献,他的功绩和努力都记录在了简书上。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一个年轻有为的人物,他的家族因为深厚的声誉和荣耀而备受尊敬,而他个人则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在社会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醉渔图为苏庠生惠荣题 沧海钓鳌鳌未得,梦中心事肯忘机。 终持万丈丝纶去,直上虞廷补衮衣。 注释与赏析 注释 1. 沧海钓鳌:指在广阔的海域中用钩子钓大鱼(象征巨大的成功或目标)。 2. 鳌未得:表示未能实现宏大的目标。 3. 梦中心事:表达对某种理想或愿景的深切怀念和执着追求。 4. 肯忘机:即使面临困难也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5. 持万丈丝纶:形容拥有极大的力量或资源。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