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仁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词内容,理解诗词大意,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赏析即可。此诗前四句写景,后二句抒情。“天壶峰顶日月转”一句,以夸张的手法写出武夷山的险峻奇特。“星渚桥畔云烟垂”,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武夷山的秀美。“青溪道士骑黄鹤,白发老翁歌紫芝”写道士和老翁的仙风道骨。“浊酒欲谋他日醉,丹砂须作后天期”两句说诗人想借酒浇愁,但无济于事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1句:冲风冒雨转幽崖,雪满长空夜色催。 - 注释: 形容在狂风暴雨和大雪中艰难行进于幽深的山崖之中。 - 赏析: 这一句描绘了诗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形象。通过使用“冲风冒雨”和“雪满长空”等词汇,生动地展现了环境的恶劣和旅途的艰辛。同时,“夜色催”则暗示了时间的紧迫和任务的繁重。 第2句:客枕有时惊折竹,游帷无处认寒梅。 - 注释: 形容夜晚因寒冷的天气而难以入眠
【注释】 三年:三年未归。无处问平安:无法打听家中消息。一日:一瞬,一会儿。相过:相遇。异地:异乡。人鲊瓮:指家乡的酒坛子。也知:也该知道。生出鬼门关:死到临头了。中宵梦:半夜里做梦。尘土都非:指人的容颜已经变得像尘土一样丑陋。龙泉:即龙井,在杭州西湖西泠印社内。古狱:旧时监狱。 【赏析】 此诗以叙事和抒情结合的形式写汪亦雪与友人久别重逢的情景。全诗以“赠汪”开头,中间四句写相逢,后两联为回忆
春日忆章屯故居 世事浮云变换多,归耕仍觅旧烟蓑。 城边老屋他人住,溪上荒园此日过。 社燕已非寻主入,林莺还是为谁歌。 角巾喜有邻翁在,闲与庭前盼树柯。 注释: 1. 世事浮云变换多: 形容世间变化无常,如同天上的云彩多变。 2. 归耕仍觅旧烟蓑: 回到故乡后依然需要寻找过去熟悉的农具和衣服。 3. 城边老屋他人住: 城市边的老房子已经有人居住了。 4. 溪上荒园此日过:
【诗句释义】 衰年长愧北山灵,春日题诗忆翠屏。 注解: 1. “衰年”:指年纪大了。 2. 北山:此处代指自己的家乡或故居,也暗含着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3. 愧:惭愧、愧疚。 4. 题诗:在墙上书写诗歌。 5. 忆:思念。 6. 翠屏:指美丽的景色或者风景名胜。 7. 茆屋:茅草屋顶的房屋。也借指简陋的住所。 8. 柴门:用木柴搭建的门,简陋简陋。 9. 林阴:指树木形成的阴凉处。 10.
【注释】 社酒:指祭祀用的酒。兼善:指好友张兼善。草堂:杜甫自号少陵野老,自称其草堂为“野老之庐”。松径:指松树成荫的小道。藜杖:用藜草制成的手杖。随:随着。 【赏析】 此诗作于上元元年(760),时杜甫在成都草堂定居,与友人张兼善相聚。全诗写景抒情,意境幽雅,风格平淡自然。 首联“社酒醒来曾送客”,点出诗人与友人聚会的时间和场景。诗人清晨醒来,看到门外的行人络绎不绝,原来是朋友来访
【解析】 此为七律。“游山有兴未从容”,诗人游山兴致不浓,未能从容。“偶向君家阅数峰”,偶尔到他家,观赏了几座山峰。“水泛落花凡几曲,云开远岫似千重”,水泛落花,经过几处弯曲的山涧;云开远岫,好像有千重。这两句诗写景十分传神,富有画意。“茆堂有约琴尊共”,茅屋中约定弹琴饮酒。“萝径何时杖履从”,何时拄着拐杖去漫步。“避世老翁头雪白”是说隐居的老翁已经满头白发了。“风前徙倚听长松”,在风前徘徊
【解析】 “石村卜居候程芳远”:在石头村里隐居等待远方来的人(指友人)。 “数日遥闻驾犊车,青囊贮得异人书”:几天前远远地听到你驾车来,从青囊里取出的书信是给朋友的。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用一“遥闻”一“贮得”,把诗人与友人的深情厚谊写得委婉含蓄,余味无穷;“犊车”代指牛车,这里指友人的车。 “山前再宿辞仙馆,雨后长吟候野庐”:在山前再次住下来告别仙馆,雨后长声吟诵等候野庐。这是一首送别诗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描写了朱士坚在屏山的隐居生活。以下是对每句的解释: 1. 临川城外隐君子,儿孙满目自绳绳。 注释:临川城外的隐君子,他的子孙满眼都是他的影子。 赏析:这里描绘了朱士坚作为隐士,虽然身处繁华之地,但依然保持着清高的气质,他的子孙都受到了他的影响,都过着简朴的生活。 2. 三世喜闻诗礼学,一门独著孝廉称。 注释:我三代人都喜爱听诗和研究礼仪学问,我家一门独树一帜,以孝顺廉洁闻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画龙的场景。首先,作者提到了“云翁”,这是一个关键的关键词,它可能指的是一个擅长画画的人。然后,他描述了画龙的过程,即下笔斯须变化同。这里的“斯须”表示时间很短,“变化同”意味着变化很快,就像龙在纸上迅速变化一样。 诗人描述了龙的形象。他说龙的形态在天空中显得模糊,连海水都看不清楚;但当风吹过时,云气纷飞,仿佛龙真的在风中移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