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完璧
诗句解析 金身范蠡 “金身”通常指的是佛像或神像以金属或黄金制成的身体。在这里,它可能是指一位具有金身的佛教形象,即如来佛。范蠡是中国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经帮助越国成功灭了吴国,后隐居江湖,被称为“商圣”、“兵圣”。这里可能是用范蠡的事迹来形容这位金身的佛教形象。 “报国忠良义自深”:这句诗表达了对国家忠诚、正直和仁义深厚的情感。这里的“忠”,意味着忠于国家;“良”,指道德高尚
【注释】 刘春台:指唐代诗人刘禹锡。太守州治,指刘禹锡任苏州刺史时所建的苏州城。大观:这里指苏州城外有一座大观塔。天日、雄胜:指苏州城的壮丽景象。海山:指南山。连:连接。联因:指《南浦别》一诗。十咏其韵简上:即“十咏”中的一首,是刘禹锡在苏州所作,诗中写景,以“云林”比喻苏州城。简上:指书信的开头,这里指写给友人的信。 【赏析】 这是诗人为刘禹锡的一首诗写的序言。 刘禹锡任苏州刺史时
注释: 朔吹飘飘雪满城,琼飞月莹眼中明。 朔风吹动雪花飘落,漫天飞舞落在城中。月光如玉般明亮,映照在人们的眼睛中。 君看千古兴亡迹,谢馆袁门一样平。 看看那些千古的兴衰成败,谢家和袁家都曾辉煌一时。他们的事迹与现在没有什么两样。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首联写景,颔联议论,颈联叙事,尾联抒情。前两句写诗人目睹了大雪纷扬、冰封万里的壮丽景色,并由此联想到历史变迁、朝代兴替的无穷无尽的故事
【注释】 海国:大海。熊轺(yáo):古代帝王的战车,此处代指皇帝。刘宽:汉景帝刘启的庶长子,封阳平侯。刘春台太守州治在大观县。大观天日:即“大观”,大观山,在今山东济南市长清区东北。近雄胜:临近壮丽雄奇之境。海山:指泰山。连之:连接。一顾:一次回顾。凋残:衰败。际:临。苏:复苏。红树:红花绿叶的树木。啼莺:鸟鸣。物色:景色。欢:快乐。 【译文】 大海里的车马,一次回顾大观山、泰山
诗句释义如下: - 焦枯润溥商家霖,凝冱欣宜盾之日。 - “焦枯润溥”意指土地干裂,而“商家霖”则意味着商家的雨露滋润。 - “凝冱”是寒冷的意思,“欣宜盾”则是喜悦、适宜的意思。 - “天日近雄胜海山连之联”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图,天空晴朗明亮,与雄伟壮丽的大海和连绵不断的山峰相连。 - “因十咏其韵简上”意味着根据以上景象,创作了一首简短的诗歌来表达赞美之情。 译文如下: -
庐陵太守来东海,政和化美春常在。 庐州(今江西南昌)的长官迁到东海县任太守,这里政治清明、风调雨顺,春天总是如期而至。 惯寻山水积英贤,朱弦欲奏朱颜改。 他经常喜欢游览名山大川,结交许多英才贤士,如今想弹奏琴瑟,想要演奏一曲《高山流水》等高雅的曲子。 注释: 庐陵:古郡名,治所在今江西省吉安市。 东海:古郡名,治所在今山东省郯城西南。刘宋孝武帝时曾改称东莱郡,辖境相当今山东半岛东部。 政和
诗句释义: 1. 芳菲零落已残春,可惜韶华客邸身。 - 这句话描述了春天已经过去,花儿也已经凋零,但仍然感到时光的流逝和韶华的短暂。"芳菲零落"指的是春天的花朵已经凋谢,"残春"表示春季已经结束。"客邸身"暗示了旅居他乡,没有亲人陪伴,只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2. 清吏戒严孺子事,旋将狂叟作羁人。 - 这里的"清吏"可能指的是官员,他们正在执行公务,"戒严"意味着紧张严肃的状态
注释: 刘春台太守,州治有大观天日近雄胜海山连之联。因十咏其韵简上 圣明侧席苦遴贤,卓老东来慰所天。 篱落不惊明夜月,桑麻无事锁春烟。 赏析: 这首诗是刘春台太守为纪念大观天日近雄胜海山的美景而作的十首之一,表达了他对圣明的崇敬和对卓老东来的欣慰之情。 第一句“圣明侧席苦遴贤”中的“遴选贤能”是指选拔人才,这里用来形容圣明时代的君主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不惜耗费精力去寻找那些有才能的人
注释: 1. 癯自从肥窥战胜,清操冰玉呈孤莹。 癯:瘦。 癯自肥窥战胜:比喻自己虽然肥胖,但是能战胜敌人。 清操冰玉呈孤莹:形容自己的清廉和高洁。 2. 负义封侯自烈然,尘埃讵为如钩应。 负义封侯自烈然:指违背良心而取得功名的行为是可耻的。 尘埃讵为如钩应:比喻名利地位如尘土,不值得追求。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刘春台太守写的。他在州治大观楼看到天日近雄胜海山连之联的景象
注释: - 刘春台太守州治有大观天日近雄胜海山连之联因十咏其韵简上:这是描述刘春台太守州治的壮丽景象,大观天日近雄胜海山连之联,是形容景色的宏大壮观。 - 夔契唐虞值良会:夔和契都是古代传说中的贤人,他们被唐尧和虞舜重用,因此被称为“夔契”。这里指代的是贤明的领导。 - 熙熙四海春无外:四海指的是天下各地,春天没有边际。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万物都沐浴在春天之中,没有边界。 - 酒酣欲作太平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