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完璧
癸酉七夕 雨霁风清佳夕闲,从人遥指绛河间。 鹊桥诞妄今何在,牛女虚无岁往还。 只以盈盈一水隔,却疑脉脉两情关。 人间底事仍相乞,梦向颠迷话更艰。 注释: 1. 癸酉:农历七月七日,古代以干支纪年的天干地支表示年、月、日、时: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癸酉是其中之一。 2. 霁:晴朗的天气,雨后或雪后转晴。 3. 风清:风很轻,没有吹动的意思。 4. 佳夕:美好的夜晚。 5. 从人遥指绛河间
诗句解释: 1. 风尘梦想故山游,白发投簪向急流。 - 风尘梦想:指在战乱中仍怀念着家乡和故乡的美好。 - 故山游:指的是对故乡的思念和向往。 - 白发投簪:形容人年纪大了头发变白,但依然坚持自己的志趣和信仰。 - 急流:形容时间紧迫,形势严峻。 2. 世路不堪惊险绝,幽怀自合老林丘。 - 世路:指世间的险恶之路。 - 惊险绝:形容世间充满了危险和不确定性。 - 幽怀:内心的情感或思想。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画》一诗中的前半部分。全诗如下: ``` 庭下新凿二小泉,小泉新甃碧泓渟。 混沌凿开双眼明,入夜沦光动银汉,浮空霁色接沧溟。 孤居适意寒江破,一片闲心秋影澄。 不敢濯缨荡萍翠,鱼龙时作雨云冥。 ``` 注释 - 庭下新凿二小泉:庭院下方新开凿了两个小水池。 - 小泉新甃碧泓渟:小泉水清澈见底,如同宝石一样闪耀。 - 混沌凿开双眼明
七月苦热 才喜新秋不自胜,岂期烦暑转相仍。 微风小动炉中出,虚阁高凌甑里蒸。 汗浃徒劳白羽扇,肺干空想玉壶冰。 翛然欲奋凌风翼,汗漫清虚去未能。 注释: 1. 七月苦热:描述七月天气炎热。 2. 才喜新秋不自胜:刚刚喜欢秋天的凉爽,但自己却无法承受。 3. 岂期烦暑转相仍:没想到烦闷的暑气还会再次来临。 4. 微风小动炉中出:微风轻轻地吹出炉子中的热气。 5. 虚阁高凌甑里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以及赏析: 1. 流曲河:指的是一条弯曲的河流,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 2. 流曲河边促晓行:在清晨的时候沿着流曲河的边缘行走。 3. 桃源乍喜赴仙程:表达了一种欣喜之情,好像突然之间就来到了一个如诗如画的桃花源中,踏上了通往仙境的旅程。 4. 溪声雪激寒潮吼:描述溪水和雪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好像是寒潮在大地上发出的声音。 5
雨后夜坐 赤日煎沙苦未休,墨云拖雨倏然收。 中天霁魄三更昼,一夕新凉六月秋。 深院无人风细细,古槐垂露夜悠悠。 坐斜星汉清无寐,酒醒芳庭独自讴。 注释: 1. 赤日煎沙苦未休:太阳炙烤着沙滩,仿佛在煎熬一般,没有停止的意思。 2. 墨云拖雨倏然收:乌云像墨汁一样拖曳着雨水,瞬间消散。 3. 中天霁魄三更昼:天空中的云彩散去了,月亮也露出来了,是夜晚的开始。 4. 一夕新凉六月秋:一夜之间
【解析】 此诗写于诗人任成都县令时,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全诗描写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风景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首联“万顷长川入望平,烟开渺渺澹虚清。”意思是:万顷长的河面在远处变得平坦,烟云散开显得十分空旷。“万顷”形容江水浩大无边,“长川”即长江,“万顷长川”指长江万里滔滔。“平”,平坦,开阔。“烟”指云雾。“渺”指辽阔、广阔。“漫”指无边无际。“澹虚清”指水面波光粼粼
【注释】 李东冈:即李复,字东冈。唐宪宗时进士,官至侍御史、中书舍人。 关山:指险要的关口和山河。 岩险:山高而险峻。真成百二关:比喻地势险要,如百两门关(战国时函谷关)。 空谷幽深:形容山间空旷寂静。催白发:催人老去。 崇峦颠顿损朱颜:山峰巍峨,使人面颊消瘦。 才输周召应知止:指孔子曾说:“才德不配的人,即使有才华也应当停止。”后以“才输周召”喻自谦。周召:周公旦、召公奭,西周初年两位辅政大臣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共四句。下面是对每一行的逐句解释: - 壮心飞向白云头:表达了诗人雄心壮志,想要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的愿望。 - 桂窟蓬瀛拟漫游:意指诗人渴望像传说中的仙境一样,在桂花丛中或者蓬莱仙岛上逍遥自在地游玩。 - 勋业不堪青镜老:这里“青镜”指的是镜子,通常用来反映人的形象,而“不堪”表示不能接受或者无法承受的意思。诗人可能觉得自己的功业已经达到了巅峰,但岁月不饶人,青春易逝
诗句: 宦海风波已倦游,东山生计老春秋。 译文: 在官途的波涛中我已疲惫不堪,东山的生活也让我渐渐老去。 赏析: 本诗通过描绘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状的不满。同时,诗人以杜鹃、桑树、麦田等自然景物为背景,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