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曲河边促晓行,桃源乍喜赴仙程。
溪声雪激寒潮吼,山色屏开翠黛明。
杨柳石矶白昼静,桑麻村落碧烟轻。
倥偬不慰徘徊意,风送黄尘无限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以及赏析:

  1. 流曲河:指的是一条弯曲的河流,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
  2. 流曲河边促晓行:在清晨的时候沿着流曲河的边缘行走。
  3. 桃源乍喜赴仙程:表达了一种欣喜之情,好像突然之间就来到了一个如诗如画的桃花源中,踏上了通往仙境的旅程。
  4. 溪声雪激寒潮吼:描述溪水和雪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好像是寒潮在大地上发出的声音。
  5. 山色屏开翠黛明:描绘出山峰的景色,如同屏风一样打开,展现出一片明亮的绿色,这里的“翠黛”可能是指山的颜色或者是一种比喻。
  6. 杨柳石矶白昼静:描绘了杨柳树旁的石头上的宁静景象,可能是一个休闲或观景的好地方。
  7. 桑麻村落碧烟轻:描写了一个乡村的景象,绿意盎然的桑林和麻田,远处的村落被薄雾笼罩着,显得朦胧而美丽。
  8. 倥偬不慰徘徊意:尽管有所留恋,但忙碌的生活并没有带来安慰,反而让人更加感到迷茫和不安。
  9. 风送黄尘无限情:风吹起了黄沙,这象征着无情的自然力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译文:

清晨我沿着流曲河边匆匆行走,仿佛一下子抵达了一个如梦如幻的桃花源。溪水与雪的声响相交织,仿佛寒潮在大地怒吼。山峰如画般展开,呈现出一片明亮的绿色,柳树和石头上的景象宁静而又安详。乡村的风景被薄雾笼罩,给人一种朦胧的美。尽管我渴望停留,但忙碌的生活却让我无法找到安慰,反而让我的心情变得更加复杂和迷茫。

赏析: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节奏的感慨。通过对流曲河的描述,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逃离现实、回归自然的宁静之地。诗中的桃花源、山色、溪水等元素共同勾勒出一个和谐而美丽的画面。然而,诗人的内心世界却是复杂而矛盾的,他既向往这样的美景,又无法摆脱现实的束缚,因此产生了深深的纠结和不安。这种情感的矛盾和纠结使得诗歌充满了诗意和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