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黄花两度秋,西风此日共优游。
青山入望飞难近,俗事侵人却未休。
佳节只今怜白发,赏心思昔对金瓯。
征鸿落叶无吟兴,暂把茱萸一破愁。
【解析】
题干要求分析“九日集饮边乐亭工所二首”的赏析。本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五言绝句,写于公元77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此诗前四句写景抒情,后四句抒发感慨。首联“不见黄花两度秋”,以黄花为喻写出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颔联“青山入望飞难近,俗事侵人却未休”,以青山为喻写出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与悲凉。颈联“佳节只今怜白发,赏心思昔对金瓯”表达了对人生易逝、时光流逝的感叹之情。尾联“征鸿落叶无吟兴,暂把茱萸一破愁”,“破愁”即消愁解闷,这里指用茱萸花来驱除心中的忧愁。这一句表达了诗人暂时摆脱烦忧,寄情于山水的美好愿望。
【答案】
译文:
一年之中又逢重阳,但只见菊花已过两回,秋风又起,让人倍感凄凉,我登上高楼极目远眺,但青山似乎离人太远了。
世俗之事纷至沓来,让人无法回避。在这美好的时节里,我却更加感伤,因岁月不饶人而更添白发,想起往昔金杯盛酒时的快乐,不禁泪流满面。
赏析:
首联“不见黄花两度秋,西风此日共优游”,点明题意,并写出了自己的感受。“不见黄花”是诗人眼中所见的秋天景色,也是诗人心中所想的秋天景色,“此日”则是指今天。“两度秋”表明了时间的变迁,也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感受。“西风”既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诗人心情的象征,它使作者感到一阵寒意和萧瑟。“此日”与“黄花”结合,便有了“两度秋”的含义,说明作者在重阳节这一天登高远眺的时间不止一次。“共优游”是说与朋友一起游玩的意思。从字面上来看,“两度秋”中的“两”字有重复的意思,所以“共优游”可以理解为“再次”。这句诗通过描写诗人登高时看到的景象,表现出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自己生命短暂、年华老去的感伤。
颔联“青山入望飞难近,俗事侵人却未休”,以青山为喻写出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与悲凉。“入望”“飞难近”都是形容山的高峻陡峭,很难攀登到山顶。“俗事”是世间的琐事,而“未休”则是没有停止的意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站在高处向远处眺望,但只能看到山影而已,因为距离太遥远了,难以接近;而那些世俗的事情总是不断侵扰着你,让你难以安宁。诗人用“入望飞难近,俗事侵人却未休”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面对世事的无助与困惑以及内心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颈联“佳节只今怜白发,赏心思昔对金壶”,表达了对人生易逝、时光流逝的感叹之情。“佳节”指的是重阳节这个特殊的节日,也就是诗人所处的那个时代。“怜”在这里表示惋惜和哀思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青春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赏心思昔对金壶”中的“赏心”指的是一种愉悦的心情,“金壶”是古代的一种饮酒器皿,也用来比喻美酒或美好的时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现在的自己已经老了,而曾经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很久了。诗人通过这两个词语表达了自己对于青春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之情。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尾联“征鸿落叶无吟兴,暂把茱萸一破愁”,表达了诗人暂时摆脱烦忧,寄情于山水的美好愿望。“征鸿”指的是远行的大雁,它们在天空中飞行,有时会遇到风雨等困难,但是依然勇往直前,不受任何阻碍。这里的“落叶”可以指代秋天的到来,也可以指代诗人生活中的困境和挫折。“无吟兴”意味着诗人失去了写作的兴趣和激情,可能是因为生活的困境让他感到沮丧和疲惫。“茱萸”是一种中药材,古人认为它具有驱邪避瘟的功效。这里的“一破愁”表示诗人想要暂时摆脱忧愁和烦恼,让自己的心灵得到片刻的放松和解脱。
这首诗通过对重阳节这个特定节日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易逝、时光流逝的感叹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困惑以及对于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