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完璧
诗句原文: 幽轩晴昼上琼钩,长夏清光寂寞俦。 竹影恣狂风袅袅,杨花随意日悠悠。 短墙蝴蝶移春去,独树黄鹂只暂留。 惟有海云推不散,欺人白日到床头。 译文: 在晴朗的夏日午后,我独自坐在幽深的轩窗下,欣赏着天空中洁白的浮云和晶莹剔透的阳光。在这寂静的夏天里,只有我一个人,享受着这份清凉与宁静。窗外的竹子被狂风吹动,影子随风摇曳,像是在诉说着什么。而那飘飞的柳絮,随着微风四处飘散,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机头鼷鼠靳千钧,芰制曾教污紫尘。 掇得篱英轻斗粟,步来溪壑谢蒲轮。 不才白发违明主,多病沧浪纵逐臣。 忙里琴书醒后酒,秋风潇洒自由身。 注释与赏析: 1. 机头鼷鼠靳千钧 - 这是一句诗中嵌入的典故,机头是指织布机上控制梭子的机关,鼷鼠指的是一种小老鼠,千钧是重量单位,比喻机头控制着非常重的物体,这里可能比喻着诗人在官场上的压力或责任之重。 2. 芰制曾教污紫尘 - 芰(jì)是一种植物名
【解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晚归情景的写景诗。首联点出“暮”字,渲染出一片凄凉萧瑟的气氛;颔联描绘山城晚景,以“缓不忙”形容十里山城之宁静;颈联描写潮涨和潮落的景象,写出了潮水的壮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尾联用鸿雁、水云来表达诗人归乡的愿望。 【答案】 译文: 岭头旗帜已经斜倚在夕阳中,十里山城缓缓地行走着。 酒意未消却因晚风而消散,诗歌从野外景色中得到灵感。 河面上横着白色的鸥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联:翠巘千寻斧白云,高风杳不染尘氛。 注释:翠巘:青翠的山峰。千寻:形容山峰高耸入云。斧:砍伐。白云:山中云雾缭绕。 赏析:首联描绘了一幅高山峻岭的画面,山峰高耸,云雾缭绕,如同被白云轻轻掩映。这里的“翠巘”和“白云”都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而“高风杳不染尘氛”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第二联:襟裾每带烟光润
注释: - 一犁沉迹野云边,百亩萧然桑柘烟。 - “一犁”指耕牛拉的犁,“沉迹”指犁沟深深地印在土地上。 - 慊意杏花春雨后,浩歌金石晚风前。 - “慊”(qiàn)意为心里不满,“浩歌”即高声歌唱。 - 饭抄云子终年厌,酒尽霞觞对月眠。 - “饭抄云子”指用云母做成的餐具,“霞觞”指用彩霞制成的酒杯,这里指喝酒。 - 鼓腹岂云非帝力,明良应慰老林泉。 - “鼓腹”指肚子饱胀的样子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前两句写牧童放牛之趣,后三句写牧童放牧之事,最后一句是全诗的总结和升华。全诗语言通俗,明白晓畅,但意境却十分高远。诗人通过牧童的形象,表现了他对世俗名利的鄙弃。 【答案】 (1)“野趣闲情一跨牛”,意思是:野外生活的乐趣,悠闲的情趣,只靠牵着一头牛来过活。 (2)“烟蓑雨笠此生谋”,意思是:用烟斗当伞、用草帽当雨衣,一辈子就这样过着。 (3)“挂书旭日桃花坞”,意思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要点,然后结合重点词句作答。 本诗首联“二十馀年久别来,丘林衰老愧仙才”,诗人在追忆与张南溪离别二十年后重逢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张南溪的思念之情。 颔联“觞诗即景心犹壮,松菊怡情手自栽”是说,在饮酒吟诗的时候,看到眼前美好的景色,依然觉得精神振奋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1. 才看青鸟启芳辰,滕六飞花烂目新。 - 注释:“青鸟”在古代常用来传递消息,这里可能是指书信或使者的到来。“启芳辰”意味着春天的开始,而“滕六”可能是指地名或者是某种植物名。“飞花”指的是花瓣飘落,“烂目新”则形容花瓣繁多,色彩斑斓,给人一种新鲜、生机勃勃的感觉。 2. 带雨无声潜入夜,裁冰不解暗生春。 - 译文:雨水悄然无声地融入了夜色中,就像冬天里的冰雪一样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莫教烦恼心常累,曾悟空门水不波。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烦恼的淡然态度。"莫教"意味着不要,"烦恼心常累"指的是不应让忧愁和压力占据心灵。"曾悟空门水不波"则是一种修行,意在表明内心的平静与宁静,如同山中的水流一样,不受外界干扰,保持自然流动的状态。 2. 万古此生真可惜,百杯良夜岂为多。 -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
【注释】 1. 玉委鸿毛何太轻:形容人死得太快、太早。 2. 天常蚤已独分明:上天早早地分辨出是非。 3. 破来蛱蝶人间梦:比喻人死后化为蝴蝶,像人间的梦幻一样。 4. 合去鸳鸯地下情:比喻夫妻死后魂灵相聚。 5. 斑雨恨遗湘竹泪:指湘竹上的泪痕,象征对亡妻的悼念之情。 6. 紫箫凄断凤台声:凤凰台上吹起的箫声,象征着亡妇生前所爱。 7. 谁将银笔清风下:用银笔在纸上写下悼亡诗。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