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教烦恼心常累,曾悟空门水不波。
万古此生真可惜,百杯良夜岂为多。
逐臣自笑山林僻,幽室还宜风雨过。
纵酒放歌今不乐,寒蛩昏晓欲如何。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莫教烦恼心常累,曾悟空门水不波。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烦恼的淡然态度。”莫教”意味着不要,”烦恼心常累”指的是不应让忧愁和压力占据心灵。”曾悟空门水不波”则是一种修行,意在表明内心的平静与宁静,如同山中的水流一样,不受外界干扰,保持自然流动的状态。
  1. 万古此生真可惜,百杯良夜岂为多。
  •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万古此生真可惜”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叹生命中的宝贵时光总是稍纵即逝。”百杯良夜岂为多”则是指享受美好时光不必过于贪多,强调了适度和珍惜当下的重要性。
  1. 逐臣自笑山林僻,幽室还宜风雨过。
  • 这里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位被贬谪的官员,感到身处偏僻的山林之中。”逐臣”暗示了诗人可能的政治失意或个人遭遇的坎坷。”自笑山林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自嘲,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自由或解脱的向往。”幽室还宜风雨过”则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适当的风雨更能增添生活的情趣,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欣赏和适应。
  1. 纵酒放歌今不乐,寒蛩昏晓欲如何。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变化。”纵酒放歌”描绘了诗人曾经无忧无虑、畅饮高歌的快乐时光。”今不乐”说明现在的心情不再如往昔那般愉悦。”寒蛩昏晓欲如何”中的“寒蛩”指蟋蟀,常用来象征孤独和凄凉,而”昏晓”则表示时间的变迁,诗人在黄昏和清晨之际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

赵完璧的《秋夜听雨小饮二首》通过对比和对照,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诗中既有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慨,也有对自然美景和生活乐趣的欣赏,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邃的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