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审题,明确要求是“逐句释义”,所以答题时要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理解。 “文章”二句:文章能造福于世,气势磅礴;山水能娱乐人,使人的岁月漫长。大意为:文辞能够造福世人,气魄宏伟,山景可以供人欣赏游玩,使人的岁月悠长。 译文:文章能使世人受益,气势宏大;山景可供游赏,使人岁月绵长。 注释:文章:指诗词、文章等文学作品。寿世:造福于世。娱:娱乐
【注释】:掉头独泛清溪月:独自摇动船头,泛舟在清澈的溪水中欣赏着月亮。 挂笏看度南山云:手拿官印(笏),观赏着南山上缭绕的云雾。 【赏析】:此为七绝,是一首集句联,即由上下句各取一个字组成新的诗句。 前两句是说,诗人独自摇动船头,泛舟在清澈的溪水中欣赏着月亮。“月”字,既指天上的月亮,也代指诗人本人。“独”字,表明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手拿官印(笏),观赏着南山上缭绕的云雾。“云”字
【注释】 子固:苏轼。坡老:苏轼自称,取其号东坡居士。放翁: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茶山:陆游晚年隐居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集句联,作者把苏轼、陆游的诗句巧妙结合在了一起。“子固精神坡老气”是说苏东坡(子固)的精神风采有像陆游(坡老)那样的豪放之气。“茶山衣钵放翁诗”是说陆游晚年隐居处(茶山)是他的衣钵传人(放翁),而陆游的诗就是他衣钵的传宗之宝
【注释】 集句联:集句,指把别人写的诗句或词句集中起来。联,对子。此联为上下句,上下句的字数要相等。 时放青山来竹罅;步随流水觅溪源。 【赏析】 本联出自清代朱彝尊的《集句联》。“时放青山”和“步随流水”是上下句,上下句的字数相等(均为七个字)。上下联的意境、情调和修辞手法都相一致。“时放青山来竹罅”,上句写景,描写了一幅青山绿水图,下句抒情,表达了一种恬适闲雅的情怀
这首诗是挽联,旨在悼念曾国藩。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武乡淡定,汾阳朴忠” - 武乡:指曾国藩,字子诚,号武乡侯。 - 淡定:指曾国藩处事冷静、从容不迫的性情。 - 汾阳:是指唐初名将郭子仪,以忠诚著称,有“汾阳王”之称。 - 朴忠:指曾国藩为人朴实、忠诚。 第二句:“洎于公元辅奇勋,旂常特炳二千载” - 洎:及,到。 - 公元:指清代,也指曾国藩。 - 辅奇勋:辅助建立奇功
【解析】 此诗的注释中,第一句“学有经法”中的“学”应为学习,而“经法”则是指经世治国的道理;第二句“行无瑕尤”中的“行”应指行为,而“瑕”是瑕疵,“尤”是过错。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你学识渊博,通晓治国之道,能够明辨时事。你行为端正,没有半点瑕疵和过错,就像古代那些品德高尚、行为规范的人一样。全诗赞扬了林昌彝的高尚品质,表达了对他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暗含着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答案】 译文
【注释】 更得新诗:指得到新的诗句。珠玉:比喻美好的词句或文章。想当逸气吞江湖:意谓有超凡的才情,可把浩浩江流都包含在其中。 【赏析】 此联是说:又能得到许多美妙的诗句,来写作如珠如玉的文章;想拥有超群绝伦的才华,将浩浩江水都包容在胸中。这两句用典,以表达诗人的雄心壮志
注释:我们所学的东西,并非是书本上的条条框框,而是应当以精神为指导。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学习的看法,认为学习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而应以精神为指导,追求真知,而不是死记硬背。这种观点在当时的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创新性,对于后来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根据对诗歌的理解来分析其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答题思路是:先指出用了什么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最后点出表达效果。本诗前两句的意思是:历下亭位于山左,可以远观一城美景;幽、齐二州(古郡名)之胜在大清,当今万岁皇帝统治着这片土地。其中,“山左”“坐览”是名词性状语
草堂小秀野; 花市下斜街。 注释:秀,意为“秀丽、美好”;野,意为“野外、乡村”。小秀意即“小而秀丽”。这句诗的意思是草堂虽小但风景秀丽。花市,是旧时城市中繁华热闹的市场,这里指成都的花市。斜街,指的是街道的弯曲之处。这句诗的意思是在花市的下街,有一座小秀野草堂。 赏析: 本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成都花市的生动画面。首句“草堂小秀野”,描绘了草堂虽小但风景秀丽的特点。次句“花市下斜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