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基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阮籍口无臧否语;陈登胸有敬恭人”,是说阮籍的口没有好话坏话之分,而陈登心中却有对人的尊敬和谦恭之情。这是诗人借阮籍、陈登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的观点。阮籍是魏晋时期的文学家,其文章辞藻华丽,内容多抒发个人的情感,不涉及政治,因此被后人称为“竹林七贤”中的“竹林隐士”。陈登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将领,曾为刘表部下,后来归顺了孙权
【注释】 1.集句联:集古人的诗句成对,用上下两句组成一副对联。 2.佳士:才德出众的人。 3.洗眼看:洗净俗眼,以诗观之。 【赏析】 上下两联均用集句的形式,每联各由四字句、六字句和七字句组成。上联“远闻佳士辄心许”是说远地传闻有才德出众的人士便心生敬意;下联“付与诗人洗眼看”则是说将这佳士交付给诗人去细细观赏。整副对联既表达了作者对有才之士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作者愿以诗歌来洗涤俗眼
释义: 忘却了心中所想的琴曲意境,也忘却了眼前所见的景物。 环顾四周,群山连绵,水光接天。 注释: ①两忘:忘却。 ②意:意境,指音乐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艺术境界。 ③四句:四面;周围。 ④接:连接。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诗人通过描绘眼前的山水景色,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注释:万壑千岩环绕着远离尘世的隐居之地,五湖三岛在胸中悠然自得。 赏析:诗人用“万壑千岩”和“五湖三岛”来描绘自己心中的隐逸境界,以山为喻,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的归隐之志。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情怀,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隐逸情怀
诗句原文: 我自千里而来,看江上梅花,已开到红羊劫后; 谁云一去不返,听楼中玉笛,又吹起黄鹤高飞。 译文注释: 我千里迢迢来到此地,欣赏江上的梅花已经盛开到了红羊劫后的时期。 谁说一去不复返,听楼上的玉笛声,又吹起了黄鹤飞翔的旋律。 赏析: 这首诗是清朝史贻直的作品《黄鹤楼联》。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审美观,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
【解析】 “集句联”,指由两句或两句以上对仗工整、意脉贯通的诗句组成的楹联。此题中,上联“平生好书仍好画”是一句自撰联,下联是出自《论语》的名句“古者养民如养儿”。 【答案】 译文:我一生酷爱读书,也喜欢绘画;古人养育百姓像养育儿子一样。 注释:①集句联:由两句或两句以上对仗工整、意脉贯通的诗句组成的楹联。②平生:一生,一辈子。③好:爱好,喜爱。④养民:养育百姓。⑤犹:还,仍然。⑥如:比。⑦如子
注释:这位老者精神饱满却有所依仗;他的心思朝空而了然。 赏析:此诗为集句联,作者以集句的形式对“神完中有恃”和“心朝空夕了然”两句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绘。前一句中,“叟”指老者,“神完”指精神旺盛,“有恃”指凭借某种精神支撑。后一句中,“是心”指自己的心,“朝空”指心思向空无处,“了然”指明白了、清楚了。整首诗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考
注释:打开窗户,吸纳宇宙的浩渺;与花鸟为友,醉心于自然之美。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首句“大开窗牖纳宇宙”,描绘了一幅宏大的景象,诗人以宽广的视角,将宇宙纳入怀中,展现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次句“醉与花鸟为交朋”,则通过诗意的表达,将人与自然紧密相连,仿佛与花鸟成为了朋友,共同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能力。此诗是一首七言绝句,每句七个字,四联各五句,共二十个字。全诗意境宁静,风格平淡,以景抒情,含蓄蕴藉。 “水清石出鱼可数”,写水之清澈,鱼之悠闲。 “地静人闲月自妍”,写地之静寂,人之闲适,以及月亮的皎洁。 “水清石出鱼可数”一句,诗人将“水”与“石”并提,突出了水的清澈透明。“鱼”与“石”是并列关系,二者之间并无主次、轻重之分。从字面上看
注释:我独自一人独立千年,有谁与我为友?自成一家后,才能逼真地展现自我。 赏析:《集句联》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李峤(644年—713年),字留兰,中书侍郎李元纮之孙,唐初宰相李勣五世孙。他出身儒学世家,少聪警,善属文,尤精《汉书》。官至左散骑常侍。其诗多应制之作,风格典雅。此诗即作于应制之作。 前句“独立千载”指作者一生孤独,无人理解与支持。“谁”在这里表示疑问,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