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基
【解析】 “参三六九”句,是说《易经》的六十四卦中,每卦由三个爻组成,共一百八十二爻。“皇极”为封建社会的最高理想和道德准则,“寓”即包含的意思。“合百二十国书”,是指《易经》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能涵盖天下各国的语言文字。“鲁史乃兴”是说孔子在整理《春秋》时,以鲁国的史实为基础,使《春秋》得以兴盛。 【答案】 译文:参悟《易经》中的六十四卦,可以领悟到最高理想的价值和道德规范
【注释】: 台馆:官署。饫(yù)清谈:饱食高谈。一生:指全生,即整个生命。学行:言行。惟虚己:只有谦虚。膺(yīng):接受。硕画:宏伟的谋划。疆圻(qí):边疆。资:资助,供给。硕画:宏伟的谋划。不爱钱:不吝啬钱财。爱:吝惜,舍不得。 【赏析】: 这首诗为挽联,作者用典,意寓深沉。上联是赞颂骆秉璋的学问品行。下联是说他虽受朝廷重用,却仍不贪财。 “台馆饫清谈,一生学行惟虚己”句中
【注释】 成都:四川的首府。杜甫草堂: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四川成都时,曾建茅屋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 公占却:即“公占春光”。占:占据、独占。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 我归来:作者自指。 【译文】 春天的锦江水暖,春风把我吹到了成都。 草堂里人日节我回来了。 【赏析】 此诗作于宋淳熙八年(1181)春,是杜甫流寓成都时所作。当时作者已过古稀之年。诗人以“锦水春风公占却”开篇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先要了解《赠林昌彝联》的内容和作者,然后把握诗中每句的意思,最后再理解全诗的意思。 “博古通今”,是说广博地学习古代典籍,通晓现在的事情;“知体达用”,是说认识事物的本质,明了事物的规律性,懂得如何运用;“明善改过”,是指明白善良的道理,改正自己的过失;“敬身畏天”,是指尊敬自身,敬畏上天。“体达用”即“体用不二”。这是佛教的基本观点之一。
注释 郭松林:即唐代名将郭子儀,因曾任汾阳郡(今山西汾阳)尹而得名。 联:对偶的诗句。 古今双子美;先后两汾阳。 译文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都有两个像你一样杰出的人物; 在你们父子相继做节度使时,汾阳郡都是天下闻名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赠答诗。首句写“双子”,指的是郭家父子,既指郭子仪的儿子郭暖,又指郭暧的儿子郭晞;次句写“两汾阳”,是说郭子仪和郭暧两代人相继镇守汾阳郡
【注释】 荔支:指荔枝,因“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莫如桃叶好:比喻情意深厚。 主人:这里以桃花代指所赠之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前两句是说,荔枝虽然好吃,但是因为来迟了,已经错过了最佳食用时机;桃花虽然美丽,但是因为主人离开,自己也无法享受这份美丽。后两句则是说,不如桃花来得实在,即使主人已经离去,但自己依然留在身边。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译文】 无奈荔枝的美味何,上次来迟这次来早; 又跟随船夫去,主人不饮而客人总是醉。 【注释】 1. 海山仙馆:指海山仙馆,即海神山。 2. 联:通“筵”,宴会。 3. 苏舫:指苏轼,字子瞻。东坡先生是当时有名的诗人,他常乘船游玩。 4. 主人:这里指苏东坡。 5. 常醺:常常喝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的标题为“四川试院大堂联”,由题中的“试院”二字可知,这是一首对联,上联是说国家需要人才,下联是说自己报国无悔. 【答案】 译文:时局正需要人才,我正在酝酿着为天下下雨;诗心只有报国,看到蜀中山色才感到苍茫.(意近即可) 注释:①四川试院:指清代科举考试的地方考场.②试院:考场.③试院大堂
诗句释义: 杜陵,指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故居所在地。评书,即品评、鉴赏书籍或作品。瘦硬,形容文字简练有力,不拖泥带水。李白,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以豪放洒脱著称,落笔生云烟,意味着李白的诗歌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如云雾缭绕,令人心旷神怡。 译文: 杜甫点评书籍时,喜欢那些文字简练有力、表达清晰的作品,认为这样的作品才能体现作者的真实情感和思考。李白则以他豪放洒脱的个性,落笔即成云烟
【注释】 集句联:指上下联都用诗句,且每句都是摘自别人的作品的。文章清逸世少比:意即文章清新超脱世俗,世间很少有能与之比拟的;文章清逸,即文章清新脱俗,不落俗套。胸次广博天所闻:意即胸襟开阔,见识广博,是上天赋予人的才能。 译文: 文章清新超脱世俗,世间很少有能与之比拟的文章;心胸开阔,见识广博,这是上苍赋予人的能力。 赏析: “文章清逸世少比”,意思是说作者的文章清新超脱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