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贻繁
【诗句释义】 1. 逢四八,过重三。 2. 轻暖微凉薄苎衫。 3. 梅子酸黄香楝苦,眼前何物可回甘。 【译文】 我逢逢年过节时,总是穿薄苎衫,感觉又冷又凉。 梅子的酸味、黄色的果实,还有楝树的苦味,让人想起什么能解渴呢?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节日期间的穿着和感受。他身穿一件薄苎衫,感到既轻暖又微凉,这种穿着体验让他想起了梅子、黄色果实和楝树的苦味。这几种不同的口感让他想到了解渴的方法
诗句解读: - 翠滋藓石,青润蕉窗,庭院风劲。酿冷妆寒,虚却画堂佳景。 - “翠滋藓石”描绘了苔藓在石头上生长的生机勃勃的景象,而“青润蕉窗”则表现了窗外蕉叶因湿润而显得更加鲜活的色彩。“庭院风劲”表达了庭院中风势强劲,给人一种清新而有力的感觉。这里的“酿冷妆寒”和“虚却画堂佳景”暗示着天气寒冷,使得原本应该热闹的画堂美景变得空无一物。 - 紫燕嫞来梁上语,晓莺并坐枝头听。问啼鸠、把痴云唤出
【注释】 百字令:词牌名。 薤(xiè)歌:即薤露,一种古代乐器。 嗟(jiē):叹息。 专经:专门研究某门学问。 玉楼:代指高洁清正的官位。 彤管:红色笔管。指科举考试。 瑰磊:卓越出众。 九原追步:指死者的灵魂追随在世者而走。 【译文】 我吟咏薤歌来悼念你,感叹自己人生已过半百,频频挥洒着泪水。如今破浪乘风的雄心壮志已经消逝,瘦弱的身影还依稀记得梅花。你的品性纯洁如兰花,命运却像磨蝎一样艰难
沁园春·哭汝充大兄 却艾披榛,用舍惟贤,不见古人。叹重湖浪静,臣心似水,沧溟月冷,宦梦如云。廿载辛劳,千秋义愤,麟阁何人图画新。轩裳贵、只到头难得,清白名存。 交游此日谁亲。记昔岁、长开堂上鐏。看英芬尚在,香森桂树,光风未远,秀携兰荪。往事空悲,馀年易尽,休道蘧蘧幻境真。擘愁处、又令原草绿,无限伤神。 注释: 1. 却艾披榛:意为去除杂草,修整道路。 2. 用舍惟贤:意为任用人才要凭个人的贤能。
【注】 壬申:农历年,这里指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203年)元夜。 令序:即元宵节。 银蟾:即月亮。 飞觞:飞杯。 嬉戏:玩耍。 生香解肖:生香比喻女子的美貌。 红芳自剪连枝树:用红梅比喻女子的美丽。 斗草印雪:斗草游戏,印雪是比赛谁的花瓣上落花少。 看双鬟似雾:形容女子的发髻像云雾一样飘渺。 清辞、燕鸿缥缈、吴蚕丝缕:都是借代,清辞指书信,燕鸿缥缈指书信的内容,吴蚕丝缕指与妻子的情思。 它年
诗句释义: 1. 江月晃重山·雪月下赏梅花 “江月晃重山”描绘了江面上的月亮被重重山峦所环绕,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雪月下”则表明是在雪景中观赏着月光和梅花。这里的“雪”可能指的是冬天的雪景,增添了一种寒冷而纯净的氛围。 2. 已是黄昏院落,还疑旭日帘栊。一轮高映玉壶中。 这句诗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诗人此时已经感受到了黄昏的到来,但仍然怀疑是否是清晨,因为阳光透过窗帘照在院子里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水龙吟·元夜戏咏龙灯’”,这是一首咏物词,写的是元宵之夜舞龙灯的事,要求分析这首词在结构、内容和艺术手法上有何特点,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从词的内容看,这首词描写的是元宵节的盛况,通过元宵节的热闹场面来表现人间太平,国泰民安的景象;从词的结构上看,这首词上片写龙灯舞动时的情景
朝中措·咏卮中碎枝腊梅 【注释】: 1. 蜜脾香味漏蜂衙:蜜蜂在蜜脾周围飞舞,香气四溢。 2. 玉无瑕:形容梅花像白玉一样纯洁无瑕。 3. 莫讶风前残雪,休疑雨后黄昏:不要让风中的残雪和雨后的黄昏感到惊讶或疑惑。 4. 青灯半盏,清词数卷,卮水生涯:一盏青色的油灯,几卷清新的诗词,就是我的一生。 5. 细倩三杯佳酿,□消绝世丰华:请用三杯酒来消解世间所有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梅诗
【诗词原文】: 浪淘沙 · 风雨遣闷灯市恰才收。日嫩春柔。风声飒飒雨声幽。荡漾帘波寒不卷,约住闲愁。 铃语诉枝头。倦柳回眸。红梅零落旧风流。漫把金尊销未得,树外啼鸠。 【注释】: 灯市——元宵节的市集。 恰才:刚刚,刚。 日嫩春柔——指春天的天气。 飒飒——形容风声、雨声等的声音。 荡漾——水面动荡的样子。 寒不卷——冷风吹拂着,却不肯让水波卷起。 约住——牵制、束缚的意思。
旭日开冰镜,微风暖玉柯。雪晴庭院喜春和。可奈年衰心倦、病如何。 译文: 阳光照耀着冰封的镜子,微风轻拂着玉石般的枝干。雪后的庭院里,春天的气息让人感到欣喜。无奈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身体越来越虚弱,病痛缠身让我无法承受。 梦醒莲筹促,愁深竹叶多。盈盈无语助清歌。应信惊鸿仙□、乍凌波。 注释: 莲筹:指古代计时用的筹码,这里用来比喻梦境中的莲花。 竹叶:指古代的一种饮料,也用来比喻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