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滋藓石,青润蕉窗,庭院风劲。酿冷妆寒,虚却画堂佳景。

紫燕嫞来梁上语,晓莺并坐枝头听。问啼鸠、把痴云唤出,几时才醒。

早又是、清明节候,柳弱花嫞,都没些兴。负了芳辰,恁地得成新咏。

别泪如珠添满掬,细丝千缕穿难定。只亏它、助湘波,载将帆影。

诗句解读:

  • 翠滋藓石,青润蕉窗,庭院风劲。酿冷妆寒,虚却画堂佳景。

  • “翠滋藓石”描绘了苔藓在石头上生长的生机勃勃的景象,而“青润蕉窗”则表现了窗外蕉叶因湿润而显得更加鲜活的色彩。“庭院风劲”表达了庭院中风势强劲,给人一种清新而有力的感觉。这里的“酿冷妆寒”和“虚却画堂佳景”暗示着天气寒冷,使得原本应该热闹的画堂美景变得空无一物。

  • 紫燕嫞来梁上语,晓莺并坐枝头听。问啼鸠、把痴云唤出,几时才醒。

  • “紫燕嫞来”描绘了燕子的到来,它们停在屋梁上轻声细语。“晓莺并坐”则描写了清晨时分,黄莺与其它小鸟一同栖息在树枝上。“问啼鸠、把痴云唤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生灵如何从梦中醒来的好奇。这里的“几时才醒”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现象变化的观察和思考。

  • 早又是、清明节候,柳弱花嫞,都没些兴。负了芳辰,恁地得成新咏。

  • “早又是、清明节候”指的是春天又一次到来,但此时柳树依然柔弱,花朵也尚未盛开。“都没些兴”表达了诗人对这个时节景色缺乏兴趣或活力的感觉。“负了芳辰”则意味着错过了美好的春光,无法享受这个节气带来的美好时光。“恁地得成新咏”可能是指因为错过了这个时机,所以无法创作出新的诗歌或美文。

  • 别泪如珠添满掬,细丝千缕穿难定。只亏它、助湘波,载将帆影。

  • “别泪如珠添满掬”形象地描述了别离时的泪水像珍珠一样滚落,让人感到心痛。“细丝千缕穿难定”则比喻离别之情如同细丝一般缠绕在心头,难以解开。诗人在这里用“湘波”象征湘江的波涛,而“帆影”则代表了行船的帆。通过这些元素,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对离别时刻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典型的清明节日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述和对人物情感的深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亲情和离别之情的深切体悟。整首诗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情感丰富,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生机而又略带哀愁的节日之中,体会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