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左侧,绣槛东偏,朵朵轻俊。欧碧姚黄,总是让他风韵。
紫府家乡原不远,红楼伴侣休相混。记当时,恰一枝初颤,便曾厮认。
讵料是、六年一别,今日人归,倍添春晕。满院浓香,砌就闲愁成阵。
雨后喜看娇态足,朝来怕见残妆褪。这情怀,沉醉醒时,细将花问。
【解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花,下片写人。“倦寻芳”是题目,也是词的首句,点出词旨:赏牡丹。“画堂左侧”,点明地点;“绣槛东偏”,点明位置。这两句为全词定下基调、背景和环境。“紫府”三句,写此花开自远方,非此地之物。“欧碧姚黄”四字是说花色。“总是让他风韵”,说明此花非同一般,有其独到之处。
“紫府家乡原不远”,“紫府”指仙境,这里暗指花的产地。“红楼伴侣休相混”,是说牡丹虽美,但与红楼中的花不同。“记当时”,点明时间,回忆往事。“恰一枝初颤”,写牡丹初开时的状态。“便曾厮认”,说明作者对牡丹情有独钟,曾经与它相识。“讵料是”三句,写六年后重逢牡丹的情景及所引发的感慨。“六”是虚岁,“别”是实历的岁月之差。“今日人归”,即指作者回到故乡。“倍添春晕”,春晕是春天日出时出现的彩霞,比喻牡丹花色彩鲜艳如霞。“满院浓香”,写牡丹盛开时的浓郁香气。“砌就闲愁成阵”,意思是说满院花香使作者愁思顿生,好像形成了一种无形的阵势。
“雨后喜看娇态足,朝来怕见残妆褪”二句,是说雨后看花,觉得牡丹花的娇艳可爱;早晨看到牡丹花,又怕看到花落而失去美丽的容颜。“这情怀”三句,写因赏牡丹而引起的感慨。“沉醉醒时”,即醉眼看花,醒时则花影模糊,似真似幻,难以分辨。“细将花问”,即把花细细品味,仔细询问,以解心中之惑。“沉醉醒时”二句,化用李商隐《锦瑟》中“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牡丹花的喜爱之情以及因花而引发的人生感慨。
【答案】
①画堂左侧(雕梁画栋的正门)②绣槛东偏(精致的栏杆)③欧碧姚黄(颜色)④紫府家乡(远地)⑤红楼伴侣(近地)⑥记当时(过去)⑦恰一枝初颤(刚刚展开的牡丹)⑧便曾厮认(认识)⑨讵料是、六年一别(不料又过了六年)⑩今日人归(今天回来)⑪倍添春晕(色彩鲜艳)⑫满院浓香(满院子的花香味)⑬砌就闲愁成阵(花儿使满院的愁绪像云烟一样弥漫开来)⑭雨后喜看娇态足(雨后看到牡丹花娇好的神态),朝来怕见残妆褪(早上看到牡丹花害怕看到她憔悴的面容)⑮这情怀、沉醉醒时(我的心情)、细将花问(仔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