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贻繁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者观点态度以及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时,首先理解诗句的内容,然后结合写作背景及手法进行分析,最后指出其效果。本题要求赏析“捣练子·秋感”一诗,考生应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意象选择。“蛩咽露”中的“蛩”,是蟋蟀的叫声,它的声音低沉而悲切,使人产生孤独、寂寞之感,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愁闷;“燕惊秋”中的“燕”,常与秋天联系在一起
【赏析】 这是一首写秋夜小庭的七绝。前两句写景:雨过天晴,晚霞烘染了天空,给庭院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后两句写人:虫声断续地响着,使静谧的小庭显得空荡荡的。“疏帘远映三更月”,以“疏帘”点出小庭之幽静,“远映”二字写出月亮的明亮,“三更月”则写出时间之晚,“疏帘”与“石阶”相互辉映,又衬托出月下小庭的清幽寂静。最后两句是一幅动态画面:惊起的落叶飘飞,在石阶上盘旋飞舞,似乎在诉说着什么。整首诗构思新颖
桂殿秋 秋风酿成雨,细雨敲打愁。萧瑟的夜没有尽头,三杯酒换三更梦,一滴水含着一点秋意。 注释: - 桂殿秋:秋天在桂花殿中的景象。 - 风酿雨:秋风和雨气交织在一起。 - 雨擘愁:雨水敲打着愁思。 - 萧索:形容夜晚寂静凄凉。 - 续:这里指延续、延续梦境。 - 滴声含一点秋:水滴的声音似乎包含了秋天的气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象的诗歌,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抒发
【注释】 1. 槐日:指农历四月十六。 2. 散炎氛:指消除炎热。 3. 松风解健人:松树的风能解除疲劳使人健康。 4. 蕙兰轩:指书房。 5. 莫把闲愁儿兜起:不要把闲愁带进酒杯。 6. 烛:蜡烛。 7. 雏燕已成群:雏燕已长大结成群体,这里比喻朋友。 8. 青鸟使:神话传说中为西王母送信的人。 9. 元圃:即瀛台、蓬莱山。 10. 总因循:总是拖延,不果断。 【赏析】 此词写夏日消暑之趣
【赏析】 “捣练子”,即《捣练子令》,唐教坊曲。双调七十六字,平韵。《乐府诗集》卷八十一载有《捣练子》三篇。其第一篇云:“上阳人,苦寒饥,孤儿断肠肠欲死。寄命于天吾不疑。”这是一首写宫女生活的怨歌。 词的上片写愁苦。首二句是说女主人公因忧愁和疾病而恹恹不快,彻夜难以入眠。“黯黯”一词,既形容她那忧闷的心情,又形容因愁苦而显得面如死灰。第三句写天气寒冷。纱窗透着寒气,早晨起床时还添了一层冷意
【注释】 南乡子:词牌名。又名《小重山》、《忆王孙》。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句,两平韵,一叠韵。押平声韵。 中秋:即八月十五日的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云净月华流:天空中的云彩消失不见,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大地。 满挹金波泻翠瓯:将满杯的金色液体倒入翠绿色的茶壶中。 高寒:指高处寒冷的地方。 襟怀:胸怀和气质。 休休:形容心情舒畅、悠闲自在的样子。 病骨难禁半点秋:形容身体虚弱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 “豫州来卧东床”意思是刘备在宛城时,刘表曾将女儿嫁给他,后来刘表死后,刘备便让甘夫人和蔡夫人做妻子,而自己则娶了孙尚香为妻。“合欢帘内,剑影如霜”意思是说,刘表的妾室们在合欢帘里窃窃私语,议论起天下的英雄豪杰,其中最出色的是诸葛亮、周瑜等人。“天下英雄入谷,丝幕下,仔细评量”意思是说:当天下的英雄人物都进入山谷中时,诸葛亮和周瑜等人就坐在帷幕之下
【注释】 1. 红拂:指唐代红拂女。红拂女,唐朝长安人,是李世民的情人,也是他一生的知己,后来成为唐高祖、唐太宗的皇后。 2. 天地毓奇气:天地孕育着奇异的气质。 3. 巾帼英雄:女性中的杰出人物。 4. 锁春朱户:深锁春天的门户。 5. 超出绣帷中:超越绣帷之上。 6. 香闺玉佩:女子的卧室和饰品。 7. 青眼薄杨公:对杨公投以赞许的目光。 8. 跨骢马,披紫绮:骑着青色骏马,身着紫色华服。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这是一首送别词,上阕写大姊迁居,下阕抒写离别之情。首句以鸟语鹊喧、莺声燕语,烘托了大姊迁居时的喜悦之情。“仙眷”指仙女般的眷属,即姊妹。“人共乐”点明是大家共同的喜悦,说明大姊迁居是一件喜事。“春长住”点出大姊迁居后,春天也常驻不移。这几句描绘了大姊迁居后新居的美好情景。“烟霞辞故宅”,烟霞,这里代指大姊的故居。“鸾凤古新寓”,鸾凤,凤凰一类的神禽
【注释】逢四八,过重三:指农历四月二十八、五月初三。轻暖微凉:指初春时气候。薄苎(shù)衫:轻薄的葛布衣服。梅子酸黄:泛指春天的景色。何物可回甘:指什么可以令人感到口舌生津,回味无穷。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初春景象的诗。开头两句是说,每逢农历四月二十八日或五月初三,天气都还比较温暖;但到了这个时节,初春的寒意也渐渐袭来了。第三句写初春的天气,乍暖还寒,使人感到有点凉意。第四句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