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崇嶓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情感表达来分析。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这是一道比较开放的试题,只要能够准确理解诗作,按照题意进行翻译即可。注意要写出注释,并附上赏析。 甲帐初停燕子飞,小雏相趁共差池:赵飞燕姊妹,她们在华丽的甲帐中刚刚停歇,燕子却从窗外飞了进来。她们的幼女们也争先恐后地跟随着
注释:小苑内,风正吹得酣畅,雨露滋润着芬芳。红花绿叶都为春天忙碌,争相开放。只有五云独自缠绕着琼花的梦境,三十六宫的清漏声声不绝如长河。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通过描绘小苑内的春雨,红花绿叶以及琼花的梦境,表达了春天的繁华和热闹。同时,通过对比三十六宫的清漏声,突显出春天的繁忙和活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春天描写诗
【释义】 我独立在云收雨霁后,远望西山,山色苍茫。浩渺无边的太虚中没有一丝云气,只有日月星辰在运行不息。 【赏析】 首句中的“片云”,是说天空中飘浮着几朵细碎的白云,“入”字用得极妙,把一片云收住,使整座山都笼罩在它的下面了。“片云收雨入西山”,这一句写出了一幅雨过天晴,山青水秀的画面。次句写“望极苍茫杳霭间”,这是写登高所见。诗人放眼四顾,只见远处的山峰苍翠欲滴,而云雾缭绕,时隐时现。三
这首诗是陈后主的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绮罗、井水等事物来抒发他对张丽华的喜爱。 首句“陈事分明属绮罗”中的“绮罗”是指美丽的女子,而“明”则是明确的意思,诗人通过对女子的美丽和身份的描述,突出了张丽华在后宫中的特殊地位。 第二句“香尘吹尽井无波”则进一步描绘了张丽华的形象。“香尘”指她的香气,“吹尽”表示她已经离开,而“井无波”则暗示了她的离去给宫廷带来的平静。 第三句“行军长史何劳怒”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赏析时,要结合诗歌的内容和语言进行分析。“田家”是题目,点明写作对象——农家生活。“乐丰年”,写农家丰收后的喜悦心情。“饱即高眠不问天。”写农家丰收后的满足心情。“少长有恩相尔汝,淳风应似伏羲前。”写农民间的和睦友爱,如伏羲时期那样。 【答案】 (1)译文:①农家庆祝丰收的喜讯。②家家户户都吃得饱饱的,于是大家高高兴兴地睡去了,不去关心天上的事情了
小窗风定曲肱眠,骨冷魂清梦易圆。 注释1:小窗:指小巧玲珑的窗户,形容房间小。 蝴蝶不飞花自落,海棠枝下月娟娟。 注释2:蝴蝶不飞:比喻没有外力作用,花儿自然凋谢。 赏析: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静谧、宁静的夜晚景象。诗人在小窗前安顿好曲肱(即曲臂而卧),感受着骨寒魂清的境界,梦境如愿以偿地圆满了。而窗外的蝴蝶似乎也不愿飞翔,只有花朵自然而然地落下。最后
【注释】 舞罢:跳舞结束。 尽:都,全部;销沉:消失。 飞云卷雨:比喻飘忽不定。 争:争相。 留得佳名:留下美好的名声。 尚:还。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的七绝。前二句写诗人登临怀古,感叹盛时不再,感慨万分。后二句写古人遗迹仍留,诗人为之流连忘返。此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翠羽低飞帘半揭:翠羽,通常指翠绿色的鸟或羽毛,这里可能是指一种小鸟。低飞,指的是小鸟在帘前飞翔的样子。帘半揭,意味着帘子被打开了一半,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 2. 宝簟牙床凉似雪:宝簟,珍贵的竹席,常用来描述高档的卧具。牙床,类似于现在的床榻,有装饰性的设计。凉似雪,形容床铺非常凉爽,甚至感觉像雪一样冷,暗示着夜晚的清凉与舒适。 3. 窗虚云母澹无风:窗虚
【注释】 金明池:即金明池。金明,指池水之金。素馨:一种香草。 桂海:指桂花丛生之地。 瘴山:南方山林。 片雪:比喻很少的一点。 岛仙:海岛上的仙人。 薰风:春风。 五出工夫:五种不同的花。 虹雨:云中雨色像彩虹。 暮霞:晚霞。 酝藉:沉静含蓄。 丰标:美好的形象或风格。 潇湘:今湖南一带,古代以湖南为潇湘。 蕙疏兰弃:指兰花与蕙花被抛弃。 未输兰蕙:不比兰花和蕙花差。 【赏析】 此词咏物寄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考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歌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诗歌的主题分析诗句的含义。同时注意从艺术特点、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等角度赏析句子,并指出其效果及作用。题干要求分析诗中“选冠子”与“美成韵”,这是对全诗的概括性评价。“隐枕轻潮,拂尘疏雨,幽梦似真还断。莺雏燕婉,依约年时,花下试翻歌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