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振岳
《唐棣》是一首描写男女爱情的诗,但诗中没有直接描写男女之间的爱情关系,而是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来表达。 “读国风”是指阅读古代的诗歌。《国风》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主要收录了周朝至春秋时代的诗歌。这些诗歌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人民生活以及情感表达等。 诗句“《唐棣》解未思,素绚识礼后。”的意思是说,在理解《唐棣》这首诗之前,要先知道它的创作背景和含义
【诗句】 中国有圣人,四海皆就理。仁风春台登,弦歌比户是。 借问何能然,事从衣食始。维宋宝元初,耕织图垂史。 一夫或不耕,受饥可立俟。一女或不织,御寒复何恃。 饥寒两切身,岂独民遭否。谁以山水更,厥病中汰侈。 鹅鹜余膏粱,后宫贱罗绮。非无恤民心,茫茫隔万里。 圣祖暨高宗,天章前后纪。艰难无逸心,剀切《豳风》旨。 谁云民隐遐,历历皆尺咫。汗雨想蒿目,机声俨盈耳。 粒米与缕丝,忍作微物视。租税亦难蠲
【译文】 三国时期,青虹入殿赤符被熄灭,分裂河山称三国。 男子有才华,但济世无才,有才失身令人叹惜。 当日关东起义兵,只有孙曹能抗衡。 曹操横死,策夭折,荆州一隅困斗争。 阿瞒在河洛经营早,袁吕纷如落叶扫。 唾手神区旦夕间,吁嗟昭烈依人老。 龙蟠凤逸尽飞扬,不谒曹公愿莫偿。 号令情知非出帝,虚名谬喜附勤王。 就中最是荀文若,帷幄运筹王佐略。 为汉不忠魏亦疑,白首子房竟焉托。 天下英雄惟使君
维天有缺陷,谁与炼石补。 诵君《补衣篇》,幅短情缕缕。 维天指天空,缺陷即瑕疵,谁和炼石即是谁来补天,炼石指传说中的女娲氏,她能补天断地,造人畜万物。 诵君《补衣篇》,幅短情缕缕。 诵君:读你的文章,你的《补衣篇》是一首关于补缀衣服的诗,幅短意绵绵。 万物不自轻,饥寒焉得侮。 万物: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它们不会因为自身不完整、不完美而自卑,也不会因为饥饿寒冷而被侮辱。 裋褐虽不完
杂咏其二 宁背孔孟言,不敢违传注。 此语虽过激,足袪俗士痼。 古来贤述圣,一间待神悟。 及其笔之书,所见复非故。 忠臣与佞臣,纷纷堕云雾。 【注释】 1. 杂咏:诗歌体裁之一,内容不拘一格,形式多样,可以自由抒发情感。 2. 宁背孔孟言:宁愿违背孔子和孟子的言论。 3. 不敢违传注:不敢违背流传下来的经典注解。 4. 此语虽过激:这句话虽然过于激进。 5. 足袪俗士痼:足以驱散世俗人士的旧观念
杂咏其一 寒暑变气候,旦暮成古今。 蜉蝣与蟪蛄,安知霜雪侵。 陶公一世杰,曰予惜分阴。 注释: 杂咏其一:这是一首杂咏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变迁的感慨和珍惜时间的情怀。 寒暑变气候:指季节的变化和气候的变化。寒暑是指冷热交替,气候则是一年中的温度变化。 旦暮:早晨和晚上,指一天之中的时间。 古今:古代和现代,泛指历史的长河。 蜉蝣与蟪蛄:这两种都是昆虫,寿命短暂,无法理解四季更替、时间流逝的概念。
【注释】 元气:天地间充塞宇宙的自然之气。远作:指远离的踪迹。雕琢:雕镂琢磨。 【赏析】 陶渊明《归园田居》有句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句,后人常以“陶公五字诗”称其诗,此诗即其一也。 首联点出题意,指出作诗应如天地自然,不应雕琢修饰,但诗人往往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结果使诗失去了真正的意义。 颔联进一步说明诗人追求雕琢修饰的结果。诗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如仕途升迁等)
中国有圣人,四海皆就理。仁风春台登,弦歌比户是。 借问何能然,事从衣食始。维宋宝元初,耕织图垂史。 一夫或不耕,受饥可立俟。一女或不织,御寒复何恃。 饥寒两切身,岂独民遭否。谁以山水更,厥病中汰侈。 鹅鹜余膏粱,后宫贱罗绮。非无恤民心,茫茫隔万里。 圣祖暨高宗,天章前后纪。艰难无逸心,剀切《豳风》旨。 谁云民隐遐,历历皆尺咫。汗雨想蒿目,机声俨盈耳。 粒米与缕丝,忍作微物视。租税亦难蠲
维天有缺陷,谁与炼石补。诵君《补衣篇》,幅短情缕缕。 万物不自轻,饥寒焉得侮。裋褐虽不完,文彩炳于虎。 旷怀白香山,境甘心独苦。大裘庇天下,自命一何古。 茫茫千亿身,欲使免终窭。末俗识拘墟,空言笑媚妩。 岂知絮以仁,方寸如携取。刀尺制未毕,且复安环堵。 补衣一补天,三复为起舞
寒暑变气候,旦暮成古今。 蜉蝣与蟪蛄,安知霜雪侵。 陶公一世杰,曰予惜分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