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裳
【注释】 双:成对,一对。衔尾:指船头和船尾相随。李膺:东汉末年名臣,曾为洛阳令,后任司隶校尉、太尉。因反对宦官专权被害,时人称其为“直道死”。归兴:归心,归乡的情意。鲈鱼:这里借指隐士的生活。《晋书·许询传》载:“尝采菊东篱下,遇一老翁,问:‘何为在此?’询曰:‘欲买断一宅,为子孙立业。’老人笑曰:‘似闻汝有远志,然非吾所以为子孙者。宜弃官追随我饮,去必有成。” 【赏析】 此诗首联写送别之情
【注释】:荔子 其二 绛包玉液逾中夏,黛染罗帷度北风。 艳异尤争西子笑,晓来亲见状元红。 【译文】: 荔枝果如珍珠般晶莹剔透,汁水甘甜似美玉一般。在盛夏时节品尝,感觉如同沁入心肺的甘露。 荔枝果色泽深红,像是用黛色涂染了一样。它挂在绿色的罗帏上,随风轻轻摇曳。 荔枝果的颜色艳丽独特,尤其让人想起西施的美丽笑容。早晨一觉醒来,发现荔枝已经熟透,像状元的红袍一般鲜艳夺目。 【赏析】:
诗句及译文 诗句 下枕烟波令尹家,年丰闲坐两时衙。 为君东去还成梦,犹记撑蓬看月华。 译文 在烟波浩渺的令尹府邸中,我悠闲地度过两个丰收之年。 为了你即将踏上东行之路,我不禁陷入梦境,梦中你还撑着船篷欣赏月光。 赏析 《送周奉议赴吴江(其一)》是宋代诗人黄裳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一个宁静夜晚的场景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周奉议远行的不舍和牵挂之情。整首诗歌语言简洁明快
译文:酷暑中雨刚刚过,闲着无事又喜欢微风。偶尔得来好信息,清心思念到雪天。 注释:炎空:天空。喜雨、闲坐:喜爱和闲适。乍来:突然到来。瑞莲:好信。清思:清高的思想。雪天梅:指梅花。赏析:这首诗是写诗人在炎热的夏天里,虽然酷热难耐,但是又喜欢下雨,因为下雨可以带来凉爽。而自己又喜欢微风的到来,因为微风可以带来清新的空气。偶然之间,他收到了一封好信,让他感到高兴和欣喜。同时,他也想到了清高的梅花
【解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眷恋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哀愁。“云中人作四星看”,“云中”,比喻友人远行;“四星”,借指天象,即日、月、星、辰,暗指日月星辰,喻意友人像这四颗星星一样,照耀四方。“十二光阴一箭寒”,意为一年之中的时间像一支箭一样飞逝,而人生短暂,光阴易逝。“吉事有祥戎事静”,“吉事”,吉祥的事情,这里泛指国家安定、天下太平;“戎事”指战事
【注释】: 万竹轩其四:指《万竹轩集》卷四。 八十诗翁:指诗人自己年已八旬。“诗翁”即诗老,自谦之词。 出尘:脱离尘世的烦恼。出世,超脱人世。 此君:指张九龄。长与:永远和……在一起。 驻青春:使春天常驻。这里用“驻春”形容张九龄为政有道,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安定繁荣。 金华:金华山,在今浙江省境内。 琐碎:细小碎末。地:地面。 安:哪里。 侯封况渭滨:指汉代萧何,他曾任沛令,后随刘邦定天下
【注释】 阴:阴暗。遥:远。俄喜日华落:突然喜欢阳光已经落下。荣谢易:荣枯容易。得岁寒情:能得到岁寒不凋的节操。 【赏析】 “阴遥俄喜日华落”,诗人从视觉角度描绘了万竹轩四周环境的变化,即从明亮到暗淡,从喧嚣到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变化的欣慰与欢喜。诗人用“俄”字,表现出时间的短暂与转瞬即逝,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静久更宜山鸟鸣”,诗人进一步从听觉角度描绘了万竹轩周边环境的变迁
注释:这荔枝果实鲜红欲滴,如同陈年的紫酒。它被诗人吟咏赞美,仿佛是诗人的碧玉盘。在六月骄阳似火的炎热中,荔枝却毫不沾湿,它的香肌无一点汗珠;而一旦打开那绛纱囊,便露出晶莹剔透的水精般的果肉,令人惊艳。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荔枝的诱人和美味。首句以“须知”二字点明荔枝的珍贵,接着以“入吟看”三字描绘荔枝的色泽与形态,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了荔枝的娇艳动人,仿佛已经闻到其芳香扑鼻。第二句则通过比喻的手法
【注释】 万竹轩 其三:即《万竹轩》诗之第三首。 凤翅凌云翠欲寒:凤凰的羽毛好像凌空展翅,翠绿色的竹子仿佛要被寒气冻结。 萧萧苍玉佩珊珊:苍色的美玉发出清脆的声音,像玉佩叮当作响。 中虚自有长生道:中间空心之处,就是通往长生之路。 一枝为龙未是难:这枝竹子即使化成神龙也不容易,因为它中间有空洞。 赏析: 此诗以写竹为主,通过咏竹来表达诗人的志向和理想。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理解。本诗首句“峥嵘南揖展旗山”是说城楼的南面对着山峰高高地扬起了战旗。次句“旗鼓相临缥缈间”是说城楼上的旗帜和鼓声在山间显得飘忽不定。三、四句写雷动春雷,满城春雷,龙吟剑鸣。诗人以“春不去”、“龙须还”来表达对战争的不满和对和平的渴望。 【答案】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