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裳
【注释】 过严州同太守游乌龙寺 其四:经过严州,和太守一同游览乌龙寺。 笑歌地:欢声笑语、歌声笑语之地。 南浦:水边。 尤未断:犹未断绝。 洞天: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寺庙的深处。 休怪:不要埋怨。 迟:晚,晚到。 赏析: 此诗为作者与友人在严州游乌龙寺所作之诗,表达了自己对离别之情难以割舍的情感。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深沉
晓霜初甃瑶池薄,脱稻新炊玉粒香。 向我岁寒惟有菊,葛巾时为酦醅忙。 注释 《冬后 其三》是北宋著名文学家黄裳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诗中的“晓霜初甃瑶池薄,脱稻新炊玉粒香”两句,描绘了清晨霜气覆盖的池塘和新鲜出炉的米饭散发出的香气,形成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而“向我岁寒惟有菊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诗人偶有闲暇,便去郊游,漫步在虎头山的幽深小径上,欣赏着二龙河旁的美丽景色。花没有围栏,人们行走时也不会被绊倒,所以可以自由自在地欣赏;而花儿也无需攀附篱笆,就能自由自在地绽放。 “偶欲闲行尽日斜”:我偶尔想找个空闲时间,一直漫步直到夕阳西下。 “虎头幽径二龙沙”:沿着虎头山的小路,走过二龙河的沙滩。 “花无栏槛人无累”:花儿没有围栏,人们行走时也不会被绊倒
注释: 鹭鸟从何处起来得晚,在青山上一字排开翅膀展翅高飞。 更妙的是小舟蓬下听水声,过了云层斜阳未归时不必急着回家。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水乡春景图。首句“江上”二字,点明了诗人所在之位置和时间,是春天的傍晚时分。次句以“鹭鸶”为题,写其悠然自得之态,形象生动,意境深远。鹭鸶飞翔于江岸,与青山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第三句“更好小舟蓬下听”,描绘了诗人静坐小船
【注解】 贻传神:指画龙点睛,使龙栩栩如生。 天真:指画家的笔墨所表现出的自然真性、真实本质。笔头:指毛笔的笔尖。 幻化身中气与神:指画家在绘画时用笔的力度和精神。 本来空是色:意为画龙点睛后龙的形象虽然逼真,但龙的本质仍然是“空”的。 心印:意为画家的心意、精神。 【赏析】 这首诗写画龙点睛之技,旨在说明点睛之妙在于点龙眼。诗的首句指出点睛处即龙眼,而点睛的关键则在于笔力和神情
注释: 方酝新寒晦又明,岁华无几壮心惊。 吹斜雁字霜风劲,忽送行人一两声。 译文: 刚刚酝酿了新的寒意和晦暗,转眼间又是明亮的日子,岁月流逝,壮志难酬令人惊愕。 寒风中传来几声急促的雁鸣,忽然之间送来了行人的音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时光飞逝、年华逝去的感慨之作。诗中描绘了冬后新寒的景象,以及岁华流逝带来的壮志难酬之感。 首句“方酝新寒晦又明”,诗人以“方酝”来形容新的寒意
【解析】 此诗写梧桐树,借梧桐树赞美诗人的品格,表达诗人高洁傲岸、不卑不屈的精神。“双梧堂”,指作者所住的屋子,因屋前有梧桐树而得名。 【答案】 注释:好声音常常引来凤凰来栖息,在和煦的春风里梧桐树显得可爱。树叶上落下的雨声,树枝上挂着的明月,哪里需要孔雀尾巴那样华丽的装饰,就可以互相认识呢!赏析:这首诗是诗人自比梧桐树,赞美自己如梧桐般的高洁傲岸、不卑不屈的精神品质
【注释】 清阴堂 其三:指王士禛的《清阴堂诗序》中“一瓢之水,自为清阴堂;一瓢之饮,自为清阴堂”句。清阴堂:即清荫亭,王士禛在山东任官时所建的园林,位于济南大明湖畔。龙含雨意檐前过:指龙形的屋檐,檐下滴下的雨水。转:转动。花光席上来:指花光映照在坐席上。小径深深尘不到:形容庭院小路很幽静,没有尘土。逸人:隐逸之士。多为逸人开:指为隐者开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王士镇在济南修建的清阴堂而写的
【注释】 江上:江边。对月:赏月。幽期:幽静的约会。绿岩:青山,泛指山岩。寒光:皎洁月光。 【赏析】 “无处”句:意思是说月亮没有地方可以藏身,就像水一样清澈明亮。 “有谁”句:意思是说没有人的心是满的,就像一轮孤轮那样。 “幽期”句:意思是说幽静的约会终于在绿岩畔了结,希望那皎洁的月光永远陪伴着我。 这首诗写诗人在月光下赏月时,所见到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首句写月色如水,清亮明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时需结合诗文内容来分析。此诗是宋代杨万里的《过建溪》,描写了作者乘船经过风景优美、景色迷人的建溪,所见两岸山峰倒影清晰,江水秋色明净,天空中风帆高扬,顺风顺水,心情舒畅。据此可作答。 【答案】 (1)译文:两岸青山的影子倒映在江水中,一条江面秋色浓重,两岸的山色分明。 (2)注释:扁舟:小艇。溯(sù):逆水而上。天意:自然的意思;借:利用;人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