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裳
【注释】 五行才悟已忘筌:五言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形式,它由五个汉字组成,每个字都可以独立成句,因此被称为“五言诗”。而《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风、雅、颂”各分五篇,每篇都是五言。这里的“五行”,指的是五言诗的五种基本形式。而“才悟”,则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对诗歌形式的领悟和理解。 妙旨知谁更得传:这里的“妙旨”,是指诗歌中的深意和真谛;“知谁更得传”
【赏析】 此诗是写一对鸳鸯在东湖的鸳鸯渚上相随而飞,得性于江海,不离不弃。诗中“鸳鸯”二字,既指鸟,又喻夫妻,用典贴切,寓意深远。 首句“鸳鸯渚”,点明题旨。东湖,即杭州西湖;渚,小洲也。 二、三两句,写鸳鸯之相依为命。“阴阳化育中”,化育一词取自佛家用语,谓众生由因缘生起,如草木之有阴阳。这里,作者借喻鸳鸯,以“阴阳化育”来说明它们相互依存的关系。“化育”一词,既表现了鸳鸯恩爱有加
``` 已传龙德与承休,果在丹台不可留。 翻译:已经传承了龙德和承继的休憩,但它确实存在于丹台,无法被留住。 注释:龙德:指皇帝的德行;承休:继承休憩(和平安定)的意思。丹台:指朝廷。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皇帝高尚德行的赞美。诗人通过描绘皇帝的高尚德行,展现了皇帝在国家和人民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之情,认为皇帝是国家的支柱,是国家和人民的精神领袖。
``` 瑞意才含蓄,轻花即剪裁。清寒穿箔去,丰兆破烟来。 赏析: 首句“瑞意才含蓄”描绘了春天的吉祥气息尚未完全展现的景象,象征着冬日的寒冷正在消退,春意渐浓。次句“轻花即剪裁”则形象地表达了花朵在春风中准备绽放的美丽景象,如同精美的剪影,即将展开。第三句“清寒穿箔去”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冬季的严寒已经消散,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和温暖。尾句“丰兆破烟来”预示着新的一年将充满丰收和好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作。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赠探花郎 - 探花(探花郎):科举时代的考试名次,中了探花即表示中了第三等的举人。在古代文学中,常常用“探花”来比喻才华出众的人。 - 车骑似游龙:形容探花郎出行时的威风凛凛,犹如一条神出鬼没的神龙。 - 未入桃源先阆风:意指尚未离开家乡就已声名远扬。"桃源"和"阆风"都是传说中的地方,分别象征着理想中的隐居之地。 -
注释:想象着君王在雪中与我一起欣赏美景,我初见时被怜惜,忧心渐渐消散,喜悦慢慢积累。 惜明聊自拟,惊密偶同欸。 注释:珍惜这短暂的美好时光,暂时自我陶醉,偶尔的惊喜让人感到愉快。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君王在雪中欣赏美景的情景。首句“思见怜初洒”,表达了诗人对君王的感激之情和对初降雪花的喜爱。次句“忧消喜渐堆”,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逐渐累积。最后两句“惜明聊自拟,惊密偶同欸”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1. 曾鲁公挽辞:这是诗的题目,表明了这首诗是专门为曾鲁公(可能是一位高级官员或重要人物)而写。"挽辞"意味着对逝者的哀悼和纪念。 2. 曾侍前星在玉霄: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曾鲁公的尊敬和仰慕之情。"前星"指的是天上的北斗七星,常用来比喻有才能的人。"在玉霄"则表示他的才华如北斗星一样高远。 3. 兢为元老立清朝:这句话描述了曾鲁公作为一位资深大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留题驻兴亭》一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东湖留题 驻兴桥 注释:在东湖留下了我的诗作,这是驻兴桥上。 赏析:这是诗人在东湖留念时所题的诗。"驻兴桥"是诗人游览东湖时所停留之处。 2. 方上大鳌背,俄生五湖心。 注释:我刚刚登上了巨大的鳌鱼之背,顷刻间来到了五湖的中心位置。 赏析:诗人站在驻兴桥上,远眺四周,只见远处的山峦如同一只巨大的鳌鱼
注释: 东湖留题 步虚桥:我曾在东湖留下了一首诗,题目是《步虚桥》。 俯仰是天汉,陟降非世路:低头仰望仿佛置身于天河之上,升腾下降却又不在人间之路。 常闻步虚词,时耸采莲女:常常听到有关仙境中神仙们的歌声,时不时还能看到采莲的仙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诗人通过“俯仰是天汉,陟降非世路”表达了他对于天宫和仙境的向往。他想象自己如同在天空中遨游,俯瞰万物
【释义】 暑天喜雨。雨破炎炽,满怀清爽。忽而两腋生风,太虚中升赏心悦目之景。 【注释】 暑:炎热的夏天。喜雨:高兴得不得了,像遇到了好雨一样。 小雨破炎炽:小雨打破了炎热的酷暑。炎炽:炎热如火。 贮清爽:充满清爽的气息。 忽御:忽然间,突然之间。 两腋(yè):肩膀两侧,指腋下。 太虚:天空,指天空的虚无缥缈处。 登赏:登上高处去观赏。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夏末秋初时节的喜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