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才悟已忘筌,妙旨知谁更得传。
梦幻去时无别苦,旌幢归处有前缘。
寂寥月伴松楸室,悽怆人逢雨露天。
尚记辱书来见报,春回寒谷未逾年。
【注释】
五行才悟已忘筌:五言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形式,它由五个汉字组成,每个字都可以独立成句,因此被称为“五言诗”。而《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风、雅、颂”各分五篇,每篇都是五言。这里的“五行”,指的是五言诗的五种基本形式。而“才悟”,则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对诗歌形式的领悟和理解。
妙旨知谁更得传:这里的“妙旨”,是指诗歌中的深意和真谛;“知谁更得传”,则是说这种深意和真谛只有极少数人能理解,而大部分人则无法领悟。
无别苦:指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艰辛和痛苦已经习以为常,不再感到痛苦和困扰。
旌幢归处有前缘:旌幢,是一种古代出行时使用的旗帜。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旅途归来,充满了期待和希望。而“前缘”,则是说诗人与故乡之间的缘分和联系。
寂寥月伴松楸室:这里的“寂寥”,形容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月伴”,则是说诗人在夜晚独自面对月亮,感受到了它的陪伴和安慰。而“松楸室”,则是诗人的书房,象征着他的学识和才华。
悽怆人逢雨露天:这里的“悽怆”,形容诗人内心的悲伤和哀愁;“人逢雨露天”,则是说诗人在雨天独自面对大自然,感受到了它的无情和冷漠。而“雨露天”,也象征着诗人的身世和遭遇。
尚记辱书来见报:这里的“尚记”,是指诗人仍然记得;“辱书”,则是说诗人收到了一封书信,这封信来自远方的朋友或亲人;“来见报”,则是说这些书信让诗人感到了欣慰和满足。
春回寒谷未逾年: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春天已经回到了寒冷的山谷中,但距离诗人一年的时间还差得远。这里的“春回”,是指春天的到来;“寒谷”,则是形容诗人的故乡或家乡所在的地区;“未逾年”,则是指距离一年的时间还差得远。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悼念一位名叫陈先之的博士的作品。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这位博士的怀念之情和对其学术成就的敬佩。
诗人通过对五言诗形式的理解和运用,表达了他对于诗歌创作的深刻感悟和领悟。他认为,诗歌中的深意和真谛只有极少数人能理解,而大部分人则无法领悟。因此,他在创作过程中,始终坚守着对诗歌形式的理解和领悟,力求做到“五行才悟已忘筌”。
诗人在这首诗中,也表达了他对于诗歌创作的艰辛和痛苦的感受。他认为,尽管他已经达到了对诗歌创作的深入理解和领悟,但仍然需要承受着写作诗歌所带来的艰辛和痛苦。因此,他写下了“无别苦”这样的诗句,表达了他对此的感受。
诗人在这首诗中,也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通过描绘自己与故乡之间的缘分和联系,以及自己在雨天独自面对大自然的场景,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诗人在这首诗中,也表达了他对朋友或亲人的感激之情。他通过收到远方朋友或亲人来信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他们的感激之情。他感谢他们给予他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让他能够继续坚持自己的事业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五言诗形式的理解和运用、对诗歌创作的艰辛和痛苦的体验以及对于故乡和亲友的思念等方面的表达,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真挚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