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昱
诗句解释 1 至姑苏,呈太尉:到姑苏,向太尉献诗。姑苏,苏州的别称,古代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这里指代苏州。 2. 相君求米若求雨:宰相(相君)请求下雨就像请求大米一样。这里形容丞相的权势和影响之大。 3. 员外得船如得仙:员外得到了船就像得到了神仙一般。这里比喻得到船的珍贵与难得。 4. 职忝下僚班可耻,情通邻好亦堪怜:职位卑微,感到羞耻;但邻里关系和睦,也值得同情。 5.
【译文】 中年时突然觉得壮志已去,涉世后深知前事大多错误。如果范增能少用一些计谋,怎会让刘表失去依靠?风云天上没有定数,麟凤人间不受拘束。残梦已随着船桨远去,五湖春水一鸥飞去。 【注释】 辞答张太尉见招:指诗人在晚年被召回京任职,而受到张太尉的邀请。 中年顿觉壮心去:中年,四十岁以后的人称为中年人。“顿觉”是突然感到的意思。壮心,指壮年时有恢复国家统一的雄心。 范增:秦末汉初的著名谋臣
城南新筑武威楼,守帅余廷心自安庆遣使者索诗。 自来名将出名儒,暂驻襜帷向上居。 城绕朱阑连百雉,门排画戟壮群乌。 云开五老招何及,秋对九峰清有余。 楼上记成镌琬琰,庐陵须得蔡襄书
燕语莺啼尽可哀,更无马迹到青苔。 注释:燕子和黄莺的叫声令人感到悲哀,它们没有在青苔上留下马蹄的痕迹。 赏析:首联描写了春天的景象,燕子和黄莺的叫声令人感到悲哀,但它们并没有在青苔上留下马蹄的痕迹,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自从玉树成歌后,曾见铜仙下泪来。 注释:自从玉树(指汉武帝)的歌声成为传奇之后,曾经看到铜仙人(指秦始皇)流下眼泪。 赏析:颔联描绘了历史人物的故事
翻译:丞相托付我,把姑苏的官俸米运到杭州。不比往常载酒游,杏花开时出杭州。 注释:姑苏:古地名,今苏州一带。官俸米:官员的俸禄。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平定后回到成都草堂时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在杭州期间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巫山高》是南朝齐诗人王融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将对该诗逐句释义并进行赏析: 1. 巫山高: - 巫山高:巫山,位于中国长江三峡地区,以其秀丽的山水和丰富的神话传说而闻名。“巫”在古代多指女巫或巫术,此处用以象征神秘与美丽。“高”表达了对巫山之雄伟与壮丽的赞叹。整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出诗人对巫山的向往与赞美之情。 2. 望不及: - 望不及:诗人站在巫山脚下,仰望着那连绵不绝
【注释】 ①尊前:酒桌之前。不弃小腰身:柳枝词中常用“小腰”、“纤腰”等语赞美女子的腰身。 ②争欲:竞相、都想。搀(chān):用手扶住别人,搀扶着走。上舞茵:登上舞筵。 ③分付:交给。画眉人:指女子。 【赏析】 这首词写一位歌女在酒宴上的情状。词中通过“小腰”与“大头”两个不同角度的描述,突出了歌女的体态之美。词中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歌女的美色和才艺,生动而具体地描绘出歌女的形象。
江南曲二首 一束莲茎学细腰,涂金艇子木兰桡。 东家姊妹西家去,更约明朝去看潮 【注释】 - 一束:数量词,用于形容莲茎的数量。 - 细腰:比喻女子的身姿苗条。 - 涂金艇子:装饰华丽的船桨。 - 木兰桡:指用木兰木制成的船桨。 - 东家姊妹:此处指的是住在东家的姐妹们。 - 西家去:指姐妹们到西家去。 - 更约:再次约定,明日再一起看潮。 【赏析】
江南曲二首 阿姊却从何处来,芙蓉有露湿香腮。 相呼相应棹船去,知是邻家斗鸭回。 注释:阿姊:姐姐。芙蓉:荷花,这里指荷叶。湿香腮:荷花上的露水打湿了脸颊。相呼相应:相互呼应。棹:划船用的桨。斗鸭:斗鸡游戏中的一方。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傍晚,姐妹俩乘着小船在江边游玩的情景。阿姊从何处而来,芙蓉上的露水打湿了她的脸颊。她们相互呼应着划船而去,仿佛回到了邻家的斗鸭场上。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
君马黄,指的是君王的战马颜色为黄色。我马白,则表示我的战马颜色为白色。这句诗描绘了两位士兵出征时的情景,他们分别骑着不同的战马,颜色鲜明,引人注目。 十月风高塞草枯,铁衣夜浸卢龙月。这里的“十月”指的是秋天,天气寒冷,风也特别大。塞草是指边境上的草地,此时已经枯萎。铁衣是战士们的铠甲,夜晚浸泡在卢龙河上,月光映照在他们的身上。这句话描绘了一幅边疆秋夜的景象,士兵们在寒冷的天气中坚守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