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然
注释: 同潜柱宿百史署中话旧泫然久之——在百史署住宿,和潜柱一起谈论往事,流下泪水。 雨阁风灯影动摇,旧游回首倍萧条——雨阁的风灯摇曳生姿,回首往事令人更加感到萧条。 三年重酌荆卿酒,万里怜吹伍员箫——三年后再次品尝荆轲(战国时燕国刺客)的酒,万里之外同情伍员(春秋时期楚国大夫,楚王之子)的箫声。 玉署余生还啸咏,金门充隐羡渔樵——在玉署中度过余生,仍然吟诗作乐,羡慕渔樵的清闲生活。
【注释】 普济堂联:这是一副对联,上联是“但觉眼前生意满”,下联是“须知世上苦人多”。 【赏析】 这两句诗的释义是:只看到眼前生意盎然;但要知道世上苦难之人很多。 这两句话出自《菜根谭》。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编著的一部脍炙人口的散文集,也是一部富有哲理的人生指南。全书分为凡例、三戒、三教、九章、十观、四料、六度、二款、三乐、四难等24章。《菜根谭》以浅近的文字,说些通俗道理,警句妙语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在邵村所作,当时他刚从长安回乡,心情十分沉重。诗题“忆邵村”,即以“忆”字统摄全篇,回忆邵村的生活和自己的童年生活。 首联:“生别已肠裂,生聚更呜咽。”这是对故乡的追怀,对亲人的思念。“生别”,指生时之别;“已肠裂”,形容离别之痛。“生聚”,指活着时相聚;“更呜咽”,表示更加悲痛。 颔联:“兄弟四五人,尽倚寒边月。”描写了邵村的兄弟几人
《入山》 积雨喜微霁,箯舆便出城。 绿深山径合,白涨野桥平。 近竹烟初上,穿林犬故迎。 半年成契阔,深负买山情。 注释: - 入山:进入山中。 - 积雨喜微霁:长时间降雨后终于见到晴朗的天气。 - 箯舆:一种古代出行用的轿子。 - 便出城:于是走出城门。 - 绿深山径合:山路两旁树木繁茂,绿色浓郁。 - 白涨野桥平:溪流涨满,使得野桥看起来平静。 - 穿林犬故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全诗共四十句。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忆邵村 死苦一朝毕,生苦浩茫茫。 怀乡与惜别,身外总不遑。 昼饥望昼短,夜寒苦夜长。 边夜一晨昏,海水三为桑。 回首造物恩,豢尔四十霜。 生平悲歌心,百思无一当。 七尺未遽朽,万苦听所将。 译文: 我思念邵村的日子,死去的痛苦一旦过去,活着却充满无尽痛苦。我在思念家乡和告别时感到悲伤,但身外的事情都不放在心上
雨阁风灯影动摇,旧游回首倍萧条。 三年重酌荆卿酒,万里怜吹伍员箫。 玉署余生还啸咏,金门充隐羡渔樵。 尚思掩袂分携地,凝碧烟寒罢早朝
但觉眼前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
生别已肠裂,生聚更呜咽。 兄弟四五人,尽倚寒边月。 双亲亦从行,眼暗发垂雪。 甘旨弗能供,菽水艰一啜。 老兄素滑稽,诙谐能中节。 舞衣百结余,戏作老莱跌。 破彼万古愁,赚此片晷悦。 穷边大孝心,事与前贤别。 苦地无闲身,预恐炊薪缺。 荷斧笑辞亲,上山泪流血
清代著名诗人姚文然是明崇祯十六年进士,历任礼部给事中、户部给事中等职,与魏象枢并称“姚魏”,官至刑部尚书。他的作品包括《姚端恪公集》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姚文然: 1. 基本信息 - 字弱侯:姚文然的字,体现了他的谦逊品格。 - 号龙怀:一个富有诗意的别号,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自然山水的喜爱。 - 江南桐城人:出生地为今天的安徽省桐城市,这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深厚的地域文化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