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别已肠裂,生聚更呜咽。
兄弟四五人,尽倚寒边月。
双亲亦从行,眼暗发垂雪。
甘旨弗能供,菽水艰一啜。
老兄素滑稽,诙谐能中节。
舞衣百结余,戏作老莱跌。
破彼万古愁,赚此片晷悦。
穷边大孝心,事与前贤别。
苦地无闲身,预恐炊薪缺。
荷斧笑辞亲,上山泪流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在邵村所作,当时他刚从长安回乡,心情十分沉重。诗题“忆邵村”,即以“忆”字统摄全篇,回忆邵村的生活和自己的童年生活。
首联:“生别已肠裂,生聚更呜咽。”这是对故乡的追怀,对亲人的思念。“生别”,指生时之别;“已肠裂”,形容离别之痛。“生聚”,指活着时相聚;“更呜咽”,表示更加悲痛。
颔联:“兄弟四五人,尽倚寒边月。”描写了邵村的兄弟几人,他们一起靠月光来度过寒冷的夜晚。
颈联:“双亲亦从行,眼暗发垂雪。”描绘出父母亲也跟随着自己,因为劳累而眼睛昏花,头发也变得斑白。
尾联:“甘旨弗能供,菽水艰一啜。”表现了作者不能供给亲人足够的食物,只能让他们吃简单的豆汤。
尾联:“老兄素滑稽,诙谐能中节。”这里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描述老友的性格和行为。
颈联:“舞衣百结余,戏作老莱跌”。这两句诗展现了作者与老友嬉戏打闹的情景,以及他们对彼此的关爱之情。
尾联:“破彼万古愁,赚此片晷悦。”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家族的命运,摆脱长久以来的忧愁。
尾联:“穷边大孝心,事与前贤别。”这句话是对邵村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家乡的感情。他认为邵村是一个充满孝心的地方,这里的人民都过着勤劳、节俭的生活。
尾联:“苦地无闲身,预恐炊薪缺。”这句诗体现了作者对邵村人民的关心和爱护。他认为邵村的人们生活艰苦,需要有人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比如提供柴火等资源。因此,他决定提前做好准备,确保能够顺利地为邵村的人们提供帮助。